第七十一章 緣法(第1/2頁)
章節報錯
蕭璟進城時,天光已經大亮。由於昨晚一番鬧騰,此時城中氣氛凝重,戒備森嚴,到處都是全副武裝的元兵隊伍在街上盤查,但但有所懷疑,立即便是一通拷打,導致城中人心惶惶,街上行人稀少。
蕭璟自然不將這些普通士兵放在眼中,大搖大擺的進了城,在元兵眼皮子底下來去自如,愣是無人發現他的行跡。
蕭璟進城之後,想到昨晚老地方見的約定,便先到城西客棧,找到上次住過的同一間客房,仍是定了下來。他也不怕被汝陽王府的人查到,如今百損道人自身難保,樸不花重傷在身,大都城中他是來去自如,根本不怕有人來拿他。
在客棧中待了一個時辰,再點了桌豐盛酒菜,一個人自斟自飲,十分愜意的享用過後,蕭璟鎖上房門,直接向萬安寺走去。
他來到萬安寺,發現這裡也不平靜。那座寶塔早在大火焚燒之下成為廢墟,燒黑的磚石和四散的蕉木傾倒一地,空氣中瀰漫著一股煙火味。
由於昨晚在這裡輪番大戰,元兵死傷枕籍,到處都是都是屍體和鮮血,建築物也損毀無數。至正帝知道以後,特地下旨令人前來清理,並令工部負責修繕寺廟,以免怠慢國師。
蕭璟看著不斷忙碌的元兵官兵,心中若有所思。樸不花被重創,最高興的恐怕就是至正帝了。
據張真人所說,樸不花被他一掌將體內辛苦練就的純陽精血給打散,並噴出體外,導致數年之功一朝盡廢,沒有個一年半載重練,他怕是恢復不過來。
樸不花精力轉移到恢復傷勢上,至正帝趁機擺脫他的控制是必然之事,眼前一幕也可以說是一個開始。他是打定主意要拉攏火欲魂,使其與樸不花、汝陽王之間互相制衡,異論相攪。
蕭璟搖了搖頭,至正帝恐怕還不清楚樸不花的恐怖之處,還以為他是個太監,最多權傾朝野,卻只能依附皇權,無法像汝陽王那樣能夠隨時自立,威脅到他的帝位。
但在蕭璟看來,樸不花魔性深重,行事無所顧忌,而且要不了多久他就能擺脫太監身份,對至正帝的威脅,比起對朝廷忠心耿耿又能力出眾的汝陽王,實在要大得多。
眼下樸不花身受重傷,正是趁機除掉他的最好時機,至正帝若不把握,以後恐怕有的後悔。這位廟號為惠宗,被後人諡為元順帝的皇帝在帝王心術方面的確玩的很溜,即便一生無所作為,卻仍能御極天下三十餘年。
若是在太平盛世,至正帝或許進取不足,但守成倒也有餘。可惜眼下是亂世,元庭社稷風雨飄搖之際,這些手段不但救不了帝國,反而在內鬥之下,耗盡了元庭最後一絲力量。
至正帝治國乏才,即位以來幾乎沒有主持推行過一項善政,但他制衡有術,權傾一時的伯顏、脫脫等人先後栽在他的手中。眼下樸不花、火欲魂、汝陽王又將在他的權術下彼此掣肘,可謂是內戰內行、外戰外行的典範。
這就是政治啊!
蕭璟內心感嘆,至正帝未必不明白元庭的處境,但權力之爭是零和遊戲,不勝則死,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即便明知道這一切不過是飲鴆止渴,甚至進一步將岌岌可危的江山社稷推向深淵,他也只能火燒眉毛顧眼前了。
不過這一切都不關他的事,元庭斗的越兇,他越是喜聞樂見,最好是爆發內戰,彼此打出狗腦子,這樣一來,推翻他們就更加容易了。
彼之英雄,我之仇寇。汝陽王越是厲害,對義軍威脅就越大。既然至正帝生怕他橫掃天下,取自己而代之,願意處處拖他後腿,蕭璟自然更是樂見其成。
蕭璟進入萬安寺中,火欲魂的大弟子洛絨登巴立刻過來迎接。他昨晚被蕭璟打傷,不過無上瑜伽十分神奇,接骨續脈只是等閒耳,眼下只過了一夜,居然又活蹦亂跳起來。
洛絨登巴似乎並沒有因為蕭璟重傷他而有所銜怨,面上露出平和的笑容,一路將蕭璟帶入大殿。
火欲魂正在大殿中頌經,蕭璟進來之時,他恰好將一卷《大毗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唸完。
合起書卷,火欲魂示意蕭璟在對面坐下,開口道:“施主能信任老僧,獨身來此,老僧十分欣慰。昨日一場大戰,施主幾赴死地,可有怨恨貧僧?”
蕭璟微笑道:“昨日彼此立場有別,為公而戰,自然容不得手下留情,換了在下有這樣的機會,也會毫不猶豫的對大師下死手。既然如此,又有何資格怨恨大師?不過我今日卻是以朋友的身份私下來訪,大師手下總得留情一二吧?”
火欲魂臉上也是閃過一絲笑意,道:“我邀施主前來一晤,同樣是基於私人朋友的身份。於公而言,你我立場相異,為了各自的堅持做生死相鬥原也尋常。於私而言,老僧對施主也十分欣賞,施主既然願意接納老僧為友,老僧十分高興,自然絕無加害之理。”
蕭璟道;“大師身正道直,又心懷雅量,在下十分欽佩。能得大師為友,生平幸事也!”
火欲魂道:“我邀施主來,實為有一樁緣法相贈,這關係到施主日後的一次劫禍。作為友人,老僧自然希望施主逢凶化吉,但萬事皆有其緣法,老僧亦強求不得,只能略盡綿薄之力,結果如何,端看施主造化。因此昨日隨口相邀,施主若心懷坦蕩,前來一會,自然可以轉死為生,因禍得福。若心懷疑慮,躊躇不定,則說明施主與此法無緣,異日大禍臨頭,與人無尤。”
蕭璟心中微微震驚,奇道:“大師是如何看出在下未來有災劫的?”
火欲魂手結佛印,微笑道:“無上瑜伽形而上之,直接從精神開始修煉,自然有著許許多多神奇的妙用,練之深處,心血來潮,福至心靈等冥冥不可捉摸的能力就會顯現。”
蕭璟道:“莫非大師心血來潮,預感到了什麼?”
火欲魂點頭道:“昨日你被我打落塔下,從高空直直墜落,生死懸於一線,老僧一時不知是喜是悲,心中空空然。但卻沒想到在這悲喜莫名的心境下,竟然在六塵境界之外意外觸控到了心識,也就是常人所說的第六感。”
蕭璟眉頭微皺,凝重道:“大師感知到了什麼?”
火欲魂道:“看著施主墜落的場景,老僧腦海中莫名其妙的多了另一幅相似卻有環境迥異的畫面,同樣是施主從高處被人逼落塵埃。這畫面只是一閃即逝,好似老僧看花了眼或者產生了幻覺,但老僧心中卻突然覺得這件事在將來必然會發生,而且能住施主脫離險境的唯有我密宗無上大瑜伽,若失去這次緣法,施主縱然最終無恙,但也必將抱憾終生。”
火欲魂說的煞有介事,容不得蕭璟不信。武功到了他們這個境界,精神逐漸純粹,人體許多原本生而便有但卻無法發揮的能力便漸漸開始覺醒,比如對危險的敏銳感知,對人心的洞察,對環境變化的把握,對天地之理的感悟等等不一而足,其它的比如過目不忘之類的能力就更是不在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