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自己摸電門(第1/2頁)
章節報錯
深夜,康納斯坐在週末的辦公桌前獨自點著檯燈檢視資料,他已經看完了和墨西哥人、俄羅斯人有關的所有資料,正在看多科家族和這個案件的資訊,那一秒,一種難以置信的震懾在這些資料中體現了出來。
一般人查這個案件怎麼查?
肯定是順藤摸瓜,別管檔案上出現的族群是誰,一個個的查過去,總有一個會帶出驚喜。
可週末呢?
誰也沒查!
單從這些資訊中就找出了‘批次不大、交易次數不頻繁、賣方很小心防範心理很強、不夠聰明、涉及面不廣’等等有用之處,然而所有得出的結論都不是從誰的嘴裡說出來的,是按照事態發展模式總結出來的!
康納斯按照檔案上的資訊和所有關鍵詞進行過比對,發現這些特性都能安放在檔案之中,還很精闢。
先說批次不大,俄羅斯人的狙擊槍和墨西哥人的手雷全都能證明這一點,哪怕是亞美尼亞人的多科家族,也沒有太多軍方制式武器,這些都是有據可查的;再說交易次數不頻繁和賣方很小心且防範心理很強,多次案件被媒體曝光以後,市面上並沒有新的軍方武器冒頭,這很顯然是對方得到了風聲選擇了藏匿;不夠聰明、急用錢、涉及面不廣就更明顯了,把軍方武器賣給黑社會本身就是愚蠢行為,哪怕賣到海外都不會這麼快曝光,可見涉案人不光笨,還沒有足夠的人脈支撐,涉及面要廣的話,能沒有足夠的人脈嗎?
這份調查報告幾乎鎖定了嫌疑人模型,週末對於案件的洞察力已經超乎了正常人的想象,當然,他在這件案子逐漸摸清之前也出現過很多錯誤判斷,比如之前他認為這件事會牽連很廣,可是當一切出現在眼前那一刻,才修改了之前的判定。
只是,康納斯始終想不明白這麼一份大功勞擺在眼前週末為什麼不繼續調查,按照他所總結的,完全可以先進行尋找,找到符合的人後,一個個調查背景直接往案件關鍵詞中套就可以了,到時候在仔細查證不是很快能水落石出麼?為什麼不?
視野決定了一個人下決議時的英明程度,同樣也決定了一個人最終能走多遠,在康納斯眼裡這是一塊餡餅,可在週末眼裡,這是一顆雷,一顆他根本就不願意去觸碰的雷。
週末看見的不是這件案子查出來以後有多少閃光燈,是一旦查處了某個倒黴的傢伙,軍方會有多少人為了這件事而被牽連,到時候,這些人恨誰?
他們會恨自己御下不嚴嗎?
有人會記恨自己嗎?
不會!
那還能恨誰?
康納斯沒看見,他看見的是一個案子,一次機會,一個站起來就能夠著天,從拉斯維加斯明星警探轉瞬間成為洛杉磯明星警探的砝碼。
一次次又一次的打擊讓康納斯在眼看著就能勝利的資料面前已經不會思考了,馬修施加的壓力更讓他覺得快被壓垮了,這個時候要是不拿出點真材實料來,週末走回兇殺科的那一天,恐怕就是自己在這再也混不下去的時候。
康納斯拿出了手機,將桌面上所有資料都拍成了照片,記錄好這一切的同時,自己奔著電門伸手摸了過去!
他不管什麼中情局,只在乎先打響這一炮再說。
這也是為什麼在戰爭史中越簡單的戰術永遠是最容易奏效、也最容易令敵人上當的,因為你在自以為看見了敵人破綻的時候,眼睛裡只有贏沒有輸。
“州長!”
康納斯拿出了電話,第一次向自己的後臺靠攏。
“康納斯?你怎麼會在這個時間給我打電話?”
他儘量穩定了一下自己的情緒,非常認真的說道:“我可能查到了一件大案……”
“查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