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

孫掌櫃最是激動,對著三件東西又仔細辨認起來,過了良久才是說道:

“老闆,以我從夜幾十年的經驗來看,這三件東西都是真跡無疑,不會有假!”

黎叔看看孫掌櫃、又看看我,至於是相信我多一點還是相信孫掌櫃,他都沒有明確表現出來。

看來他果然是很懂的御下之道,情況不明道情況下兩邊都不支援、不反對,誰的心都不會寒了。

過了一會,等孫掌櫃的態度不那麼堅決了,才是說道:

“五寶,你怎麼覺得這三件東西是假的?說說你的看法。”

“這一支玉簪是半真半假,真是在於它的雕刻工藝確實是清朝的東西,假在於它並不是冥器。”

古玩裡面這個“古”字已經說明了這件東西是有歷史傳統的意思。

傳承的途徑一般就是兩個途徑:

一是代代相傳,從這個藏家到那個藏家到手裡,從古至今;

二就是陪葬品,無論是正規的文物考古出來的東西,還是盜墓賊挖出來的東西,原來都是用來做死人陪葬,都是冥器。

一件東西常年累積的埋在土裡,氣質上還是給感覺的人不一樣。

我拿起那支翠鏤空盤長紋簪遞過去給孫掌櫃。

“您老添一下。”

這個“添”不是添狗那種的貶義詞,而是一個動詞。

玩玉的人都習慣用舌頭舔一下,真玉會有一種澀澀的感覺。

當然,分辨真玉假玉這只是最低階的鑑寶技術,像孫掌櫃這種幾十年的老行尊,我相信他能靠著舌頭分辨出是明器還是冥器。

孫掌櫃用舌頭舔了一下玉簪,面色變得古怪起來,過了一會吐了幾下的口水,又端起一杯茶水漱口。

“老闆,我被打眼了!”

“這支玉簪一開始看褒獎我還以為是老東西,其實是他們將其泡在尿液裡面做舊而成。”

黎叔倒是沒有責怪孫掌櫃。

“老孫,不用自責,人不是機器,難免會有走眼的時候。”

他將目光移向那件清雍正仿宣德的銅爐和那個清乾隆粉彩牡丹瓶。

孫掌櫃也是舉一反三,指著銅爐上面的銅鏽說道:

“老闆,如果我推斷沒有錯,這種銅鏽應該是用強酸催化而成。”

黎叔將目光看下我。

“孫掌櫃說得沒有錯。”

孫掌櫃長舒一口氣,總算是沒有丟人丟倒家。

“那這個粉彩瓶呢?

孫掌櫃眉頭再一次皺了起來,苦澀說道:

“老闆,恕我眼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