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一章 狗糧(第1/2頁)
章節報錯
三月九號是許大茂的‘弟弟’滿一週歲的生日。許家辦沒辦週歲席不知道,不過在南鑼衚衕裡沒任何動靜。可能除了杜守義,已經沒人想得起來還有這個‘雙胞胎哥哥’了。至於那個‘夭折’在暖箱裡的‘弟弟’,更是連知道的人都不多,這件事就這麼被他們這麼糊弄過去了。
這個月裡原來還有白景琦的百日宴。自從上回滿月酒取消後,白三兒一直在合計著給兒子好好辦一回百日,不過看樣子也要取消了。
三月十號禮拜二上午。巡查線路的時候,白三說道:“這個月底的百日酒我不準備擺了,小北和四喜要去拉練,熊明兩口子又不好多露面,沒意思。”
民兵們這個禮拜五又要去大興了。這次訓練科目多,時間挺長,要到月底才能回來,百日酒確實趕不上。不過杜守義知道,還有一部分原因是白三不想喝酒,不想因為這個破了戒。
他想了想道:“不辦就不辦吧,你和丈人家說好就行,對了,那臺洗衣機還好用嗎?”
說起這個白三高興了,“好用,省多大麻煩啊?我丈母孃直誇我呢。”
“別得意了,這東西不太經用,壞了你就還我,我再給你換一臺。”
“明白明白。”
白景琦就是個禍禍,每天要製造大量的髒尿布、溼床單。
杜守義就把那臺閒置的‘三洋’借給了白三。白三的老丈人家獨門獨院,這東西用起來也安全。
至於說壞,馬達、主體是沒什麼問題,不過這個時代材料科學不過關,連線得軟管水管之類塑膠件,最多也就一兩年壽命吧。要在RB還能更換,可到了京都上哪兒淘換零配件去?所以這也是個‘一次性’產品,壞了沒法修,只有‘扔’。
這時代電動洗衣機可見不著,只有在燕京飯店這些涉外飯店裡能找到幾臺,還都是解放前留下的,商業用得大傢伙,現在能不能開動都兩說了。
到了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京滬等地出現過一種奢侈品,‘手搖洗衣機’。外形就像鐵架子上架了個液化氣罐,靠手柄搖動讓裡面的衣服翻滾洗滌。賣得不便宜,三十多塊錢一臺外加工業票。
這東西華而不實,流行了很短暫的一段時間後便銷聲匿跡了,就算是‘六零、七零’後的‘老人’也未必都見過。
晃著晃著上午簽到時間到了。
“叮,宿主今日簽到獎勵為,‘Nutro’狗糧X1000。”
看到這次簽到,杜守義微微有些失望。這說明小黑雖然機靈,但不是‘敏’級,它只是條普通小狗。
小黑就是婁小娥的那隻小狗,和杜守義一直十分有眼緣。等婁小娥走後這條狗將交給杜守義養了。
婁董家的另一條狗他們會自行處理。當年給熊明的黃雀被他放生了,而王桂花搬來時會把他的小狗一起帶來,那也是李連貴的愛寵,不能隨便處理。但這樣一來四合院要多出兩條狗了。
杜守義以前還暗暗笑過周嘯天周老闆,養了兩狗一貓不夠低調。但現在輪到他了,兩狗兩貓還帶著三隻鳥,比周老闆還過份。這可真是人生無常,大腸包小腸...
養狗會有點小麻煩,不過從今天簽到狗糧來看,麻煩不會太大。系統早早的把兩條狗的口糧都給了,那就是做好‘準備’了。
記得上文在六二年春節時說過貓糧的事,現在索性扯遠了聊一聊。
在一次大戰後,燈塔國的三大屠宰巨頭幾乎同時推出了狗糧罐頭。
為什麼是屠宰巨頭在做這事呢?因為他們手裡有大量的下水。原來這些下水只能拿去煉油,效率和利潤都極低。資本家的天性讓他們把目光瞄向了寵物糧市場。
寵物罐頭一經推出廣受養貓狗人士的歡迎,迅速成長為一門巨大產業。
可是好景不長,到了二戰,大部分錫資源掌握在RB人手裡,制罐頭的鍍錫馬口鐵成了緊俏軍用物資,市面上的寵物罐頭一下子銷聲匿跡了。
一個龐大的產業忽然沒了貨源怎麼行?於是從四十年代初開始,烘乾的袋裝寵物糧成了主流產品。雖然它們被做成了小餅乾或者顆粒狀,但這時的原材料還是動物下水。
一九五二年,高溫膨化食品技術被開發,五七年這項技術被應用到寵糧生產上。這又是資本家思維作祟,因為穀物比下水還便宜。
五六十年代,寵物罐頭也好,乾糧也好貓狗都是通用的,只是換了個包裝,裡面都是一模一樣的東西。就像杜守義簽到的‘Nutro’,除了袋子上貓狗頭像不同,裡面東西都是通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