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二章 答客誚(第1/2頁)
章節報錯
二月六號,禮拜四。上午。
“叮,宿主今日簽到獎勵為,‘靜安賓館’水晶蝦仁X50。”
蝦仁入鍋前必須加工,而且是極其複雜的加工。因為它最好的口感是‘脆彈’,也就是俗話說的‘Q彈’。
胡建人吃海鮮是很有一套的。四十年代上=海的靜安賓館請來了一批福=建、廣=東廚師,其中一位福=建名廚把‘清炒蝦仁’經過一番改良後,推出了這道‘水晶蝦仁’。蝦仁色澤潔白,口感‘Q彈’,一時風靡上=海。據說靜安賓館每天能賣出十幾噸蝦仁。當然,這個資料有點小問題,下文再說。
水晶蝦仁為何能呈現出如此高品質口感呢?關鍵在一個‘洗’字。
洗蝦仁有三種必不可少的原料,大量的食鹽、小蘇打和生粉。是大量,不是少許。
將這些東西倒入蝦仁後還要經過長時間不停攪拌,這個過程可能需要持續一兩個小時左右。具體多長時間,這要請教專業人士了。
‘洗蝦仁’的工作原理大致是這樣的:蘇打是鹼性,滲入蝦仁後將肉質纖維腐蝕;鹽讓蛋白質重新凝結,這就像一個不停地打碎再重建的過程,所以最後蝦仁會呈現出‘脆彈’口感。
即使再好的原始狀態蝦仁,加熱後難免會縮水,蛋白質硬結,它們那種粗糙的口感和‘洗過’的蝦仁是無法相提並論的。
說句題外話。如果不經任何預加工,熟制的魚蝦蟹中,蝦的肉質口感最劣,同不同意?
生粉在‘洗’的過程中起到了一個‘研磨劑’的作用,就像超細的石英砂一般。
滿滿一盆蝦仁攪拌時,蝦仁之間互相擠壓摩擦,再透過生粉的研磨,會將蝦肉表面那層‘紅衣薄膜’去掉,最後呈現出潔白的肉質。
攪拌結束,要經過大量清水浸泡沖洗,將蘇打、食鹽和生粉的殘留清除乾淨。再用乾布吸乾水分...,總之,整個過程完全需要手工操作,十分麻煩。
洗蝦仁不好乾,很不明白,靜安賓館這每天十幾噸水晶蝦仁是怎麼洗出來的。
因為洗的過程中損耗巨大,所以十幾噸成品蝦仁,至少需要二十多噸未加工蝦仁的投入。
二十噸蝦就是兩萬公斤。
每二十五公斤一盆需要洗八百盆次。
每次兩小時,需要一千六百個工作小時。一個人每天連續不停工作十六小時,需要一百個人...。
所以數學真沒意思,怪不得學數學的都沒朋友。
杜守義看到‘水晶蝦仁’就想起了他的朋友:徐為民,徐為亮。這兄弟倆前兩天進京過年了,大家約好了今晚要上大領導家吃晚飯,看來這蝦仁就是為他們預備的。
晚飯的事不急,杜守義中午要到熊明家去一趟,把《為愛痴狂》給婁小娥送去。可沒想到,他回四合院送飯時被耽擱了。
他剛一進屋,老太太就笑呵呵的說道:“二孫子,奶奶今天幫你把劉光福的事兒辦好了。”
杜守義沒聽明白,一旁的一大媽笑道:“老太太今天可了不得,直接跟人大首長提要求呢。”
“哪兒提要求了?我就要人領導幫著看看。”
這兩人你一言我一語,杜守義總算把事情弄明白了。
原來今天人武部來人給老太太拜年了。平時都是一兩個人,今天‘呼啦啦’來了一大幫。老太太精明著呢,一瞧這架勢知道為首的肯定是個大領導。她當即就把劉光福叫來了。
“首長,這是我的一個小孫孫,平時就愛摔個跤,爬個牆,說是要做偵察兵。您能不能幫著看看他行不行?”
首長也是閒的,問了劉光福一些問題,和他搭了搭手,還讓他表演了一下跑酷。臨走時他讓人把劉光福的名字學校都記了下來。
老太太笑眯眯的在一旁看著,她知道這事多半成了,一見杜守義的面,就忙不迭的表起功來。
杜守義是和老太太說過兩回想法,沒想到老太太一直記在心裡,找個機會就幫了他一把。可是...他已經託了楊廠長了啊?
丁師傅閨女一回,劉光福這兒又來一回。說好送人參軍,結果沒多久就變卦,連著兩次就有點兒戲了。
杜守義從熊明那兒回來,趕緊去找了楊廠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