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到了六月二日,禮拜天。

今天建國被安排去學打靶了,李奎勇家的房子也開始維修加固,不去木工房。杜守義清閒下來,安安靜靜的教起了孩子下棋。

棋課的效果已經顯現出來了,下棋的四個孩子個個都是班裡學習尖子,特別是閆解曠。據三大爺講, 二年級的閆解曠到了九月一號以後可能直接去上四年級,他跳級了。

杜守義一直覺得這小子是個學霸胚子,可沒想到他這麼能耐。這樣的話到了七七年恢復高考時他才二十三四歲,絕對屬於未來可期,前程遠大型。杜守義有些忍不住,又想管管‘閒事’了....

上午十點。

“叮, 宿主今日簽到獎勵為‘豐澤園’油爆雙脆X10。”

‘豐澤園’不屬於八大堂, 八大樓之列,但它和八大樓有扯不清的聯絡。

一九三零年, 新豐樓的名堂頭辭職,帶走了名廚陳煥章和幾十個廚師夥計,在一名銀行家的資助下開起了‘豐澤園’。而新豐樓被釜底抽薪後,從此一蹶不振,沒過幾年就關門了事。

說起豐澤園不得不說一個人:王義均。他就是前文提過,那位師從羅國榮大師,後來成了魯菜領軍人物的弟子。

八三年,首屆中國名廚烹飪大賽中,豐澤園的王義均被評定為中國十大名廚之一。

兩千年,內貿局主導的一次官方權威機構評定中,王義均又列在五十五位中國烹飪大師的頭一位。

豐澤園是被‘廚神’眷顧的地方。它以名廚李煥章起家,在五六十年代有國寶級大師,牟常勳, 王世珍,再以後是王義均等等, 一代代廚星閃耀。

正因為有大師雲集, 再加上一些另外的機緣, 豐澤園在七二年恢復了老字號, 由‘春風飯店’又改回了‘豐澤園’的本名。

在六七年以後,砂鍋居、全聚德這些老字號都改名了,能用本名的老字號餐廳不多。

老莫為什麼牛?那些年裡它不改名,不停業,而且照樣做西餐。看看全京都,有幾家能做到的?到七二年時,豐澤園也成了這些‘牛叉大蔓’中的一員。

這次不同尋常的‘迴歸本名’,讓豐澤園跳出了八大樓八大堂這個圈子。一躍成為了官方間接認定,民間直接認可的京都魯菜第一館。此後幾十年間,其地位無人能撼動。

說起豐澤園的油爆雙脆,其實是道非常非常普通的魯菜,普通到每家魯菜館子裡都會有這道菜。但這卻是道‘暗藏’著考題的菜。

油爆雙脆選用羊肚尖和鴨肫。因為非常見火候,這道菜上桌後必須趁熱快吃,若多拖延一會兒,鴨胗肚尖都會見老,風味就要大打折扣。

梁實秋先生曾在《雅舍談吃》裡說起過這道菜,大意是:會吃的人若去了一家北方的魯菜館,點個油爆雙脆就能驗出這個館子合不合格。這就是這道菜暗藏的玄機所在。

說起‘油爆雙脆’不得不提一句京都的‘爆肚’。這兩樣東西同屬於一類,吃得都是一個脆生勁。

那麼怎麼算好?怎麼算會吃呢?這裡有個小小竅門。

您若是聽到鄰座把‘爆肚’或是‘雙脆’嚼出了‘咯吱咯吱’的嚼生黃瓜音,這時千萬別鄙視人家不懂餐桌禮儀。因為您身邊這位是個會吃的主。

就像吃日式拉麵要‘吸溜’出聲一樣, 這幾聲‘黃瓜聲’是對廚師的讚賞,誇獎手藝了得,火候到位。

每每馬連良去‘爆肚馮’吃肚仁的時候,老闆必是親自上菜,然後伺立在一邊,直到聽到這幾聲‘黃瓜聲’才能放心離開。

說到魯菜經典就又要扯開講一點了。以前提到過‘燕翅席’統一了宴席餐飲的事。那是官面,是在高階餐飲領域。

但在京都民間,四大菜系一直是涇渭分明的。比如你要是到專營魯菜的東興樓是吃不著淮揚幫的‘軟兜鱔魚’或者‘揚州乾絲’的。到淮陽春也一樣,吃不到魯菜‘爆雙脆’。

魯粵淮川四大菜系,在純商業領域彼此不過界,這是彼時京都餐飲界的一條潛規則,這也是京都人愛講究得‘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