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七章 生子(第1/2頁)
章節報錯
四月二十,週六,上午。
“叮,宿主今日簽到獎勵為‘致美樓’鱖魚四吃X10。”
‘鱖魚四吃’是致美樓的看家名菜。講究用一斤八兩左右的鱖魚做成四道菜:糟熘魚片,松鼠鱖魚骨,紅燒魚頭,炸魚條。魚不會太大或太小,一斤八兩上下的鱖魚恰到好處,正是最美味的份量。
不止這道菜,致美樓當時還有件了不起的‘創舉’,恐怕後世知道的人不多了。它是京都大小飯館中第一個引入‘魚缸’概念的。
致美樓開在煤市街,是一座‘U’型的二層紅樓。它的院內有一隻碩大的魚盆,裡面水草翩翩,魚兒悠遊。來吃飯的顧客可以欣賞,也可以當場指定一條魚,然後送到後廚活殺現烹。這種操作模式和後世海鮮酒店的大魚缸一模一樣。
‘致美’的東西未必長久,名噪一時的致美樓在三十年代關門歇業,小紅樓也早已不見了蹤影。再想吃魚,要等許多年以後去陶然亭了。
杜守義慨嘆了一番歷史興衰後關上了空間,繼續各處晃盪起來。
今天的電工班只有他一個人。白三家的房子今天換樑柱,他早早請了假,回父母家幫忙了。
為了房子的事,白三這兩天沒少感謝杜守義,當時要不是他的堅持,不知道什麼時候就要闖大禍了。可杜守義知道,白三兒感激的日子還在後面呢,等到七八月份大雨下來,白三兒能給他磕一個....
這兩天一大媽統計了七戶人家,杜守義一早去各家檢視了一下,都是些諸如門窗變形的小活,也怨不得房管所不予登記。加上杜守義自己發現的兩處隱患,現在他一共收集了九家名單。
午休時,他去白三兒家看了看,順手把名單交給了熊明。
“放到五月四號以後吧,別搶了人家風頭。”
“知道了,低調。”熊明笑著把名單收了起來。
出風頭是要付代價的。就像二大爺,還沒做幾天領導,現在腦子已經‘嗡嗡’的了。
街道、房管、廠裡的各級團=委都想要話語權,幾乎一人一個主意,夾在當中的二大爺只能受夾板氣。
連他自己都沒想到,他一個德高望重的七級工,而且還佔著‘大義’,卻能讓幾個不起眼的基層辦事員給弄得團團轉。
現在想想杜守義當時說過:當官是件高難度技術活。這話真是一點都沒錯!實在沒轍,他只能找杜守義取經來了。
杜守義從白三家回來的時候,二大爺劉海中已經在辦公室裡等著他了。
聽完他的訴苦,杜守義勸道:“可不就這樣?你以為官那麼好當呢?車船店腳衙,無罪也該殺。這句老話是誰說的?就是當官的說的!
以前的官手裡權多大?說打就打,說關就關,就那樣也拿基層的人一點辦法沒有,更何況現在的幹部呢?
和您說實話吧,當官要從年輕時就開始歷煉,從基層一步一個腳印的上去,把門門道道都摸清嘍。您現在啊,早錯過學習的好時候了。見過有您這歲數上高中,上大學的嗎?道理一樣,學不進了。
我也不是嚇唬您,官場深似海,像您這樣的二把刀進官場,能囫圇出來都是萬幸。”
二大爺沒取到經,帶著一肚子失望走了。杜守義只希望自己的這番話,能讓他稍稍清醒一些吧。
對院裡其餘人,杜守義的策略是不同的。他放了幾條牡丹煙在秦淮茹這兒,另外囑咐閆解成和劉光天,和人談事前都先到秦淮茹這兒去領包煙。話未說煙先行,情願事辦不成也別得罪人。事兒是‘公家’的,辦不辦得成無所謂,私人能混個交情也是收穫嘛。
他也不怕這話傳到二大爺耳朵裡,二大爺要是連這最簡單的道理都弄不明白,那早點病休回家算了,腦子出問題了。
送走二大爺,杜守義回辦公室露個臉,這時秦淮茹找了過來。
“劉嵐昨兒生了,是個大胖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