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拜一上午十點。

“叮,宿主今日簽到獎勵為人民幣X2000。”

杜守義一看到獎勵就知道,李吉祥憋了那麼久,指不定給他來了個大的。

中午他來到李吉祥家。

“東家,您怎麼來了?”

“今天眼皮直跳,覺得有好事兒,就過來看看。”杜守義說著進了屋。

李吉祥笑道:“真給您猜著了。”

說著他讓王桂花去門口守著,然後從床底取出個長方形的包袱道:“這是早上剛收的,您給掌掌眼?”

杜守義一看那包袱形狀就知道了,這裡面是幅書畫卷軸。

等他開啟包袱展開卷軸,不由吃了一驚,道:“子畏?!是唐伯虎?!”

李吉祥笑眯眯的道:“這筆、墨、紙都能斷到正德到嘉靖年,甚至這軸都是當年原裝的。”

李吉祥是進宮後才學得認字,你讓他寫寫畫畫不行,但他有個絕活:看細節。

現代書畫鑑定方面有三位大師級人物,他們分別代表著三個流派。

一是啟功先生。先生博聞強記,文獻功底淵深似海,他能從正史軼聞中找出依據,判斷字畫真偽,是‘文獻’流。

第二位是謝稚柳先生。謝先生本身就是位知名畫家,畫壇‘執牛耳’者。他長於‘望氣’,從作品風格,技術入手,是‘技藝’流。

第三位是徐邦達先生。徐先生是‘科技流’,他善於從筆、墨、紙入手,窮究細節。

李吉祥走的就是‘科技流’這條路子。筆墨紙印裱,一樣樣看,如果都對了,這幅字畫就大差不差。

這幅‘桃花仕女圖’署名‘子畏’,這是唐伯虎中晚期給自己改的字,底下還有一方小印刻的是‘唐寅’。

李吉祥也是賭一把。從細節來看,即使造假也是和唐伯虎同年代的人造的假,但以這幅畫的收藏狀態來看,可能性微乎其微。因為除了‘唐寅章’之外別無其他收藏鈐印了,愛講故事的造假者怎麼會去偷那個懶?

杜守義仔仔細細看了幾遍後,抬起頭笑道:“老李啊,你運氣真不錯,花了多少錢?”

李吉祥抬起手比了個‘八’字。

“八百?”

“一百八。哦,還帶了兩砂鍋。”

杜守義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一百八十塊加倆‘砂鍋居’的鍋子就能換回一幅唐伯虎?這比搶=銀行還發財。不過想了想他覺得有些不對,系統不是發兩千了嗎?難道事情還沒發生?

他問道:“老李,你這兒還有多少錢?”

李吉祥以為他要查賬,到一邊拉開抽屜想要拿賬本。

“哎,我就問你還有多少錢,你翻賬本幹嘛?”

“資金還剩三百出頭一點。碗基本沒怎麼大動。”

兩個人現在就像在開古玩店一樣,杜守義是‘東家’,李吉祥是‘掌櫃’。杜守義把錢和碗交給他然後不再管了,由著他自己決定怎麼經營。為了安全,一般情況‘東家’不再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