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腦筋急轉彎(第1/2頁)
章節報錯
何雨柱藉著給妹妹慶祝升學,把冉秋葉請到了家裡。冉秋葉真有股‘秋葉之靜美’的靜氣,大院上上下下都挺喜歡她。再加上婁小娥也到四合院亮過相了。一時間‘四合院起勢了’的說法在衚衕裡慢慢傳開了。
以前四合院是什麼樣?孤老、絕戶、寡婦、孤兒。這社會上的幾大慘你往四合院套吧,總有一款會適合。
可再看看現在?三個漂亮大姑娘爭先恐後往四合院下嫁。論身份、論錢財、論文化,人家一個個都能冠絕南鑼。最難得的都還貌美如花。三個‘大蜜’讓一個四合院全收了,這就是行市。
轉眼到了禮拜天。這一天杜家的早飯簡簡單單,‘三元’的牛奶,配上‘大順齋’的糖火燒,都是系統這兩天簽到來的。
牛奶剛來的時候杜守義‘破了戒’,當著龔小北和杜守桂的面讓‘小當’拿回家喝。然後小當再來玩的時候把‘底’都給洩了:“奶奶給哥哥喝了。”
杜守義就知道會這樣,他空口白牙說賈張氏如何偏心,兩個姑娘未必會全信,現在這一試就該都明白了吧?
杜守義有‘後手’等著棒梗呢。龔小北這小院現在除了杜守義外,其他公的都不能進,小孩也不行,棒梗自然也被排除在外了。
杜守義說得冠冕堂皇:人家一姑娘單身在外當然要考慮影響。
大院裡男女老少私下裡笑得都不行了:杜守義這醋罈子、小心眼也沒誰了,連小孩兒都防著?
不過這小院屬於龔小北一個人的,房本上都寫著呢,他代表龔小北說不讓誰進那還真沒辦法。
再說,人家防公不防母,在這一條上,三位大爺還真沒法說道。怎麼說?我們幾個大老爺們也想上人姑娘院裡瞅瞅?...
這回還真是歪打正著,讓他們給猜著了一大半。杜守義‘防’的還真就是小孩,棒梗。
小北的屋子裡好吃的好玩的東西不少,但按著四合院的‘規矩’,屋門是不落鎖的,所以...。
早飯吃完三個人就準備散夥了。杜守桂約了何雨水去瘋玩,龔小北上禮拜天在大院裡遇到老同學,約好了今天去看電影。就留下了杜守義‘獨守空房’。
杜守義也給自己找了點事,他要去舊書店逛逛,舊書便宜,他還浪的起。
京都找舊書有兩個地方,一個是舊書店,一個是各街道都設立了的廢品回收站。杜守義逛了一整天,空間裡摞起了齊腰高的舊書,一共才花了六塊錢。廢品站的舊書都是按廢紙論的價,價錢比舊報紙還便宜,這價效比也沒誰了。
前世有個說法;在學校沒看過世界名著的,基本出了校園也不會看。
杜守義聽完這話還特意去圖書館借了本大部頭名著。一本正經的看了兩頁,然後...他忍不住拿起手機,那本書直到還的那天就再沒碰過...
可現在不一樣了,手機沒了,電腦沒了,他嚐到了比無聊還無聊的滋味。
怪不得這個年代文學愛好者覆蓋了老中青三代,因為天黑以後實在太無聊了!比嚴肅文學還無聊。那完全屬於兩權相害取其輕呢。
不過靜下來這麼一看,還真給他看出點味道來。
這種‘變化’還不少。京戲也是這樣,前世看春晚時,到了戲曲聯唱就是上廁所時間,但現在,京戲的味道也被他品出來。有時電臺廣播裡有熟悉的唱段時,他還能荒腔走板的跟著哼上一段,這實在有些‘神奇’。
浪了一天,杜守義掐著晚飯點來到了大院,他帶了份‘月盛齋’的醬牛舌和兩隻‘全聚德’的烤鴨。
便宜坊的鴨子是灌了湯然後燜爐烤,內煮外烤。全聚德直接用明火掛爐烤,相比之下油性就重一些。杜守義更偏愛前者。
老京都人口味也差不多,八大坊中便宜坊和它的分店佔了四個,可見京都人對它偏愛到什麼程度了。但現在沒那麼講究了,大家都缺油水,油性越大越美味。
顧玲早在食堂買好了乾糧,蔬菜。見到杜守義拿出六七個飯盒不由得問道:“怎麼這麼多?”
“全聚德的鴨子,我看著不錯就拿了兩隻。別看多,光餅就佔了一飯盒。”說著他笑道:“差點沒找到家門,還是碰上了建國的同學鍾躍民帶我過來的。”
寧遠山級別調整後住房也得到了相應的調整,這禮拜剛搬的新家,杜守義在大院裡一時有些懵圈,幸好遇到了鍾躍民。
“我說了讓小北建國去接你,你又不讓。”顧玲笑著說了一句就去廚房做湯了。
龔小北見現在是個空檔,忙低聲說道:“守義,今天我看到許大茂和女人在逛王府井,那女人不是婁小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