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大地開始散發著喜慶的氣息,連空氣中都瀰漫著濃濃的年味。

在這閤家團圓,舉國同歡的日子裡,方爺爺滿臉笑意的回味著一年裡甜蜜的往事。

白天,李逸和林磊兒幫著方圓貼門神、貼春聯、貼年畫、掛燈籠,爺爺也在後面指揮,幾人在房間內外忙得不可開交。

這一天,是人們準備辭除舊迎新,吃團圓飯的一天,童文潔和奶奶很早就在廚房裡忙活,鍋碗瓢盆,奏響了動聽的樂曲。

這一餐,要用完整的雞、魚、大塊肉等,先敬天敬地、拜神祭祖,然後再能動刀切菜。

“篤篤篤”,案板上,童文潔在忙著揮舞雙手,菜品正從她手裡快速成形。

吃團圓飯前,需要在外面放完鞭炮才能開飯。

席上一般有雞(寓意有計),魚(寓意年年有餘),臘腸(寓意長長久久),蓮藕(寓意聰明)等以求吉利。

在南方某些地方還會關起門來,等吃完了,收拾好碗筷之後,才可以把大門開啟,據說寓意著“閉門生財,開門大吉”。

還有一則說法是民間的傳說,據說玉帝派鐵柺李在除夕去檢視民情,於是團圓飯鐵柺李會化身乞丐,然後挨家挨戶去乞討。

鐵柺李再把乞討來的東西展現給玉帝看,這樣誰富誰窮就一目瞭然,然後下一年裡玉帝就會平衡各家財富。

後來一個精明的富商,想到了一個辦法,就是把門關起來,等吃完、收拾乾淨再開門,這時鐵柺李進來,看到桌上什麼都沒有,就認為這家很窮,第二年玉帝就會讓這家發財。

於是眾人都有樣學樣,而關門吃團圓飯的習俗就這麼延續至今。

不過李逸認為關門的習俗可能是為了防寒。

·········

大年三十齊團圓,紅燭搖曳情連連。

大街小巷裡都在張燈結綵,路上碰到的行人都是歡聲笑語的。

還有一些小孩子,在自家大人的帶領下,燃放著一個個耀眼炫目的煙花。

時間來到吃團圓飯前,方圓帶著兩個小孩在外面燃放鞭炮,放完進來之後,他們就把門關起來了。

桌上,爺爺奶奶在上座,等方爺爺動筷吃了第一口,這是一個訊號,後輩們才開始拿起筷子享用美食。

方圓提議大家一起舉杯,慶祝新年的到來,以及閤家歡聚。

眾人聽後,都開始都紛紛碰杯,然後大喊道:

“除夕快樂!”

杯盤碗盞盡佳餚,舉手投足皆歡笑。

這一瞬間,那滿滿的親情都凝聚在杯中,印在每個人的笑臉上;團圓之夜的幸福,頓時瀰漫開來。

雖然這陣子李逸肚子都有種飽腹的感受,不過今天他也開始大快朵頤起來。

至於大人,閤家圍坐敘家常,暢享天倫心飛揚。

團圓飯之後,一個重點環節就是全家一起看春晚。

之前李逸本人的春晚,小時候是一直在外面瘋耍、玩鞭炮,等長大之後,就開始和朋友們聚會,玩下小牌。

今晚在這個家裡,是他很久都沒有遇過的,這也讓他有一種不一樣的感受。

可以安靜的陪伴在家人旁邊看春晚,感覺很不錯呢。

·········

春晚裡有熱鬧的歌唱,有讓人捧腹大笑的小品,還有感人的人物訪談。

時間來到晚上12點,隨著春晚的主持人開始倒計時。

“10”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