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朱元璋震怒:該殺!(第1/2頁)
章節報錯
方修正色道:“臣認為,這漏洞主要有三點。”
“其一,咱大明朝廷制定的稅收制度是在李唐兩稅制的基礎上,吸收趙宋的經驗改進而來,這樣的制度經過完善,按理說不會出現太大漏洞。
可是咱大明的國情和唐宋不同,一是文武百官的數量要多於唐宋,二是地方上胥吏的數量也要多於唐宋,而且唐宋的胥吏是有相當一部分不發俸祿的,咱大明卻是都發,三是咱大明的軍隊,數量也要遠超唐宋。
如此一來,想要維持朝廷的運轉,就必須要有大量的銀子。
即便是陛下想著輕徭薄賦,讓百姓休養生息。
朝廷和地方為了維持正常的運轉,也會巧立名目,增加稅收!
這幾乎是必然會發生的事!”
話說得很多,很細。
朱元璋卻是一聽就明白了。
簡而言之就是咱大明朝廷要養的人太多,這一部分人不能種地,需要百姓供養。
即便是再輕徭薄賦,供養這些人的俸祿,最終都會以各種形式,落在百姓的頭上!
大明江山何其廣闊,咱就是再盯著這些狗官,也難免有疏漏的地方。
時間一長,問題就會暴露出來!
體現在百姓身上就是。
明明朝廷已經輕徭薄賦,他們卻還是窮困潦倒!
朱元璋想通其中的關鍵,眉頭微微皺起,陷入了沉思。
片刻後,他似乎想到了解決的方法,抬眸看向方修,問道:“咱把百官的俸祿降下來,這百姓身上的擔子是不是能輕一些?”
理是這麼個理。
可實際操作起來,就不是那麼回事了。
洪武皇帝活著的時候,還能壓得住百官,死了以後呢?
還不是該怎樣就怎樣。
降低俸祿只能指標,不能治本。
方修在心裡嘆了口氣,回答道:“陛下,咱大明百官的俸祿,在歷朝歷代中已是極低,若是再降,百官們怕是連家人都無法供養了。”
“再者,在臣看來,這降低俸祿只能治標,不能治本!”
“若將百官逼的狠了,反而會起到相反的作用,讓他們不得不收受賄賂。”
朱元璋聽見這話,眉頭皺的更緊,顯然不知道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思考了片刻。
他看向方修,沉聲道:“你剛才告訴咱,有三點漏洞,再給咱講講另外兩點。”
方修端起茶杯,潤了潤喉嚨,繼續道:
“其二是咱大明的稅收由地方徵收,一般是由糧長和里長辦理,即所謂的民收民解。
地方上徵收後,一部分解往朝廷,剩下的則是留在地方,用作維持官府運轉的資金。
而咱大明的稅收中,田賦佔了七成,夏秋兩季皆是以實物的方式徵收,運抵朝廷,中途不知道有多少損耗。
這些損耗有一部分是真正的損耗,還有一部分則是落在了某些人的口袋裡。
如此一來,即便是陛下想查也查不出什麼,因為這運輸的損耗是不可避免的。
損耗的多,損耗的少,朝廷也無法求證。
這些損耗最終也還是要落在百姓的頭上。”
朱元璋聽了,眉頭皺的更緊。
第一個問題,他還能想到降低百官的俸祿。
第二個問題,他卻是一點辦法都想不出來了。
畢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