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按歷史來,不尬吹,人無完人,單指人物。)

“白弈,你可願擔任趙政的老師?”秦昭襄王起身端著爵杯來到白弈身前,問道。

我願意。

白弈繞了這麼多彎子無非就是要謀個一官半職的。

本來是想當丞相的,但想到那玩意的工作量不是他能完成的,就想著換條路子。

於是白弈就將目光落在了嬴政身上,當嬴政老師不好嗎?

嬴政對待臣下是什麼態度?在對待屬下這方面,可以說沒有任何一個人比嬴政做的好。

大一統裡,嬴政是唯一一個沒有殺過開國功臣的帝王,在他手下辦事是最安心的。

對待屬下都這麼好了,何況老師?

畢竟嬴政在帝王中是比較重感情的。

雖然內心激動,但該裝的樣子是還是得裝裝,白弈後退一步,一副慚愧的樣子作揖說道:

“草民不敢,草民自知沒有這個才華去教公子。”

不貪,很好,比魏冉做的好。

秦昭襄王對白弈愈發滿意,繼續向前一步,將爵杯遞了過去,說道:

“寡人說你行你便可以,來和寡人共飲此杯。”

白弈猶豫著,還是接過了爵杯,一口飲下,還不忘繼續拍拍馬屁:

“得王上賞識,是草民的榮幸。”

秦昭襄王回到座位上,沉思片刻說道:

“寡人慾封你為政兒的……”

“王上不可。”

聽見秦昭襄王似乎還要繼續,白弈連忙出聲阻止,官什麼時候都能當,但不是現在。

現在還不是時候,他可還有事情要做。

“哦?什麼不可。”秦昭襄王問道。

“儒家孟子曾說,天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

白弈搬出了儒家的亞聖。

雖然儒家被後世詬病很大,但孟子的很多話都是真正的治國之道。

秦昭襄王聽出了白弈的意思,就是怕嬴政碰撞,害怕他飄了。

所以要多經歷經歷磨難,但趙國五六年還不夠?

“難道趙政歷練的還不足嗎?”秦昭襄王問道。

“不是不足,而是怕別有用心之人。”白弈搖頭,說道。

“你是怕有人會對趙政下手?有寡人在誰會有這個膽子?”

秦昭襄王冷哼一聲,表現的很是不屑,手下羅網遍佈七國,誰有動向都在掌握。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刺殺這東西……萬一出點差子那就真的後悔莫及了。”

白弈提醒道,轉念一想,似乎還可以拉幾個人一起下水,繼續說:

“更何況,草民說的是秦國內部,王上能保的了公子一時,卻保不了一世。”

秦昭襄王深吸了口氣,點點頭,問道:“有點道理,不知先生有何妙計?”

“將公子藏起來,淡出他們視野,有句話說的好,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等時機成熟,公子定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白弈緩緩說道,現在還不是時候,他還需要看清一下局勢,秦國內部現在本就一團糟,若是硬生生闖進去容易出事。

他很怕死的……

而且他還需要教教嬴政,改變一下進度,順便再樹立一個不可磨滅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