焰曼德袈強嗎?消化完底蘊的魔佛波旬之元氣轉世,再有光尊玉菩提悉心教導,以不到千歲的年齡踏上四關道途,他的強大毋庸置疑。

至少,在當下時間段。

霽無瑕與煉陰陽在硬實力上都不如他。

三人側重雖然不同,但,單靠這標配的佛門金身,便能讓另外兩人束手無策。

問題出在,焰曼德袈面對的人比他更離譜,他是不講修行基本法,可那又如何?

不過,藺重陽寬慰的話語至少有作用,經過短暫的自我懷疑之後光尊傳人重拾信心,他肩負的責任不容許他消沉,他所選擇的道路亦然。

心念定,法劍出,乃無漏法性之智劍,打斷無明之怨敵,是降伏義。

唵,瑟置哩,迦攞,嚕跛,吽,欠,娑縛賀。

雙手內相挾作拳,兩中指豎立,指端相合,伸展兩食指,直豎。法劍被橫架在小臂之間,伴隨真言落下而解封。

只見修者功勢威德在握,《聖諦四劍》將出。

“三世苦諦伏天魔!”

再出手,持法劍的聖威者進步欺身,戰鬥風格與先前截然不同,劍光帶起劫焰,將一身佛門聖功催至極限,降伏與除魔之意自劍身而出。

有法相於其身後顯化,呈三面六臂之相,身乘靛青六牛,六手分持戟、弓、索、劍、箭、棒。

以髑髏為瓔珞,著虎皮為裙,其身長,大無量由旬,遍身火焰洞然如劫燒焰。

“吒!”

法相口中發出威猛咒聲,再贊劍勢之威。

藺重陽瞭然道:“原是修持有大威德明王相。”

所謂明王,大多顯化忿怒相渡世,焰曼德袈所修持的法相更是八大明王之一,意為“具有大威力德性”。

只見他邁步而出,赤手空拳,白皙的手掌被朦朧玄光籠罩,向迎面刺來的法劍探去。

叮!

似乎過了一個瞬間,又好像經歷了千百年。

那隻手掌握上了刺來的法劍,強行將其止在了身前一尺,兩者接觸,發出瞭如金鐵交擊一般的脆響聲,劍光與火光並未能突破玄光。

所以,狂暴而激烈的動盪並未出現,甚至未能引起天地元氣的動盪。

焰曼德袈見狀佛元再催。

然而被鉗制的法劍竟是紋絲不動,劍光與劫火皆在觸碰到玄光剎那,被消融於無。

蓬!

藺重陽握上劍鋒的右手輕微用力,令法劍脫手的同時,將焰曼德袈擊退,其身後顯化的明王法相亦隨之散去。

“抗壓能力差了些。”這是最後給出的評價。

眾所周知,擅長修行的人,不一定擅長戰鬥。

而像焰曼德袈這類有戰鬥天賦,但是缺少相應的戰鬥經驗的人,便需要磨礪來補足短板,好在他其餘方面皆是不差,心性也算不錯。

焰曼德袈接過法劍:“多謝前輩賜教。”

“以你修為,無需妄自菲薄,當今天下任何一人對上我,戰況與方才也不會有太大差別。”只聞藺重陽從容道:“走吧,帶我去內中一見玉老禿。”

“前輩請隨我來。”

雖然很想糾正這位前輩的稱呼,但經過考慮之後焰曼德袈還是放棄了,畢竟師尊都未反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