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堺朝城設立的天下風雲碑,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發酵之後,直接引領起這個時代的江湖潮流。

三教高層大多隱世,老一輩高手不是成為傳說,就是幾乎被人遺忘,反正不在江湖上行走,此情此景,倒也正應了那句,江山代有才人出。

有人為名,有人為利,有人則是為了前路。

天下風雲碑確實起到了計劃中的作用,而修行遇到瓶頸才是正常事件,萬堺論衡的存在,同樣能吸引這部分人,在辯論之中共同進步。

並不是所有瓶頸,都需要強行衝關,很多時候,只是缺少那靈光一閃。

萬堺同修會不就是一個靈感碰撞的平臺?

至於在風雲碑上留名,現在還沒有人去嘗試。

不過,馬上就有了。

儒門駐地。

“離一己之知,經萬眾之義。辯古今之思,志聖賢之期。”

廣陵御史二弟子,千載明道·玉離經被夏承凜派遣來前線戰場,他未前往拜會君鳳卿,未前往拜會凜若梅,未前往映雲騫處報到。

因為玉離經帶來了主事親自下達的命令。

“蕭師弟,承凜讓我代為轉達,風雲碑上的天下第一劍哪怕只是虛名,若你無必勝把握,他會親自從德風古道前來一會群雄。”

絃音迴盪在院落,一襲青衫的玉離經此刻氣態自若,出口的話語亦是不疾不徐。

那「天下第一劍」固然只是虛名,但這虛名背後牽扯的東西,遠不是三言兩語能解釋清楚,如果必須要做個比喻的話,大概是——

周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藺大劍皇威名太盛,這樣描述起來會形象些。

這種事情必然要現關門弟子,或者前關門弟子來做才合適,一脈相承的功體與劍道,在對內時,往往要比其他人更有說服力。

並且,最終的結果,會直接影響到儒聖明德一脈,接下來千百年的計劃與佈置。

“門內的那些明爭暗鬥,我不想理會。”拉奏著七絃馬頭琴的蕭無人,話語從容:“但此事,兩位師兄該對我多些信心才對。”

話語落,直接弓弦微微發力,絃音倏變。

霎時。

恢弘浩瀚之劍意沖霄而起。

形而上劍,曠古無人,萬劍敬仰,奉若天神。

天劍,雖然不一定最強,卻是至高境界。

弓弦再一用力,劍意凝形,直往被立在萬堺朝城的那座天下風雲碑而去。

如此動靜,自然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就在眾人訝異之際,那「天下第一劍」之下,因劍意叩擊出現了第一個名字。

空谷殘聲·蕭無人。

同時也是自風雲碑被立下的第一位留名者。

“是幽界打過來了還是有人私鬥?”

不少人被驚動,而後,便有人發現了天下風雲碑之上的變化。

萬堺朝城之內是嚴禁私鬥的,但設立有不少用以日常切磋的校場,有能力在城外約架的,在這個大環境下可以說是極少數。

因為,這段期間城中來了不少江湖人士。

“什麼打過來什麼私鬥,是有人在天下風雲碑上留名了。”也有路過的武者出言提醒。

“哪一項?”

“天下第一劍。”

“等等,這個名字我好像聽說過。”

有人駐足看向碑上的名字,若有所思。

“很有名嗎?”

“久遠之前,江湖上曾有一名劍者,因一月之內連敗十數名惡人,戰中無一傷亡而名傳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