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塔之中,一道白髮身影自省過往,劍出初始終末,兩種極端劍意互相轉化,生生不息,順利突破仁義雙劍之考驗。

“初生黯淡消磨,年少未嘗活潑。拙鋒刃,幾言憑,才堪摸索。

劍道得傳真皇,學經銘箴夫子。

擊薄鞘,叩音遙,試問何處闢穹霄。”

殢無傷的身體於此刻完全放鬆,劍心澄明,儒魂共感,垂光掩地,塔中萬千劍魂隨著銘箴之令的出現,紛紛騰空而起,英魂之華將整片天地照亮。

霎時,聖葬骨林頓現萬劍橫空之景。

…………

同一時間,西山別草亭。

“嗯?穹霄劍魂振動,剛出關就去那裡了嗎?”

命夫子體內穹霄闢冥劍同受感應,只見他抬眼看向遠方,瞭然中帶有幾分無奈。

而在他面前,劍咫尺、邃無端以及蕭無人三人席地而坐,在看到命夫子身上異狀之後,劍咫尺擔心道:

“師弟他。”

剛出關便孤身挑戰劍塔……

“無妨,早晚都要由他接下這份責任,如今也該我出手了,穹霄闢冥劍,去!”

出言寬慰弟子後,只聞命夫子雄渾一聲,周身氣昂,巍然一股儒門浩功化聖劍一支,超空飛拔而出,直向遠方源頭。

而後,便見他將目光收回,笑道:“今日薪火傳至無傷身上,老顛能準備收拾著退休咯。”

能夠與穹霄闢冥劍共鳴,必然已經透過了重陽留下的考驗,得到聖葬骨林眾英魂的承認,只待完全掌握穹霄闢冥劍,納劍魂入體。

對這名省心且懂事的傳人,命夫子一直對他寄予厚望,能夠走到這一步他也為對方開心。

…………

劍塔之中,穹霄闢冥劍自天外而來,與漫天劍魂相呼應,一即是萬,萬即是一,數之不盡的劍魂如萬馬其躍,自天靈貫入殢無傷體內。

儒聖明德一脈無數英烈,際遇各不相同:

有慷慨赴死者,有捨生取義者,

有壯志未酬者,有憾恨未挽者,

有含冤難平者,有殺身成仁者。

縱然如此,仍舊眾志一心,生前承接薪火,將希望散往天地四方;死後將薪火傳承,望後人接續未竟之事,是一如生前的銳意進取之念。

或正或邪,或陰或烈,不同的劍魂隨穹霄闢冥劍歸入體內,殢無傷將己身完全放空。

萬千穹霄劍魂,數之不盡的組合變化。

今時今日,僅以一心御之。

故,可同納於體,可同御萬劍而行。

隨著殢無傷睜開雙眼,出體的萬千劍魂於空中不斷捲動,在它們原有的基礎上,分別承納初始與終末兩種劍意,互相轉化,進入名為輪迴的狀態。

而後。

他運轉功體,再納萬千劍魂於體,一步邁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