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藺重陽離開後,有一部分人終於能夠長出一口氣,然後將壓在心裡的石頭搬開,畢竟,總會有人帶有別樣的目的。

不過,留名依然在繼續,前來與會的太初先天數量還是不少的。

在一次次留名的過程中,眾人也發現,最低也要有太始之境的根基,才能支撐自己的劍意,在碑面留下名號。

當然也不是沒有例外,比如說,當事人的劍意強或者純粹到一定程度。

步淵渟亦趁著這個機會,順勢將評劍會的舉辦時間延長,為劍譜排名之事有劍碑輔助,在保證他之安全的前提下,也能為他省下不少心力。

於他而言,這是一次極為珍貴的經驗,只看下一屆評劍會,是否能順利傳承下去,他會盡自己的努力,讓評劍會成為真正的劍界盛事。

…………

此前,論劍海北方數十里外,一道身著灰衫頭戴兜帽的中年隱者,看著廣場上那道身影,不由讚歎道:

“當真是高明的手段,即便散人身在局外,亦只能窺得一鱗半爪。”

他喜歡觀察人生,喜歡觀察人性,亦喜歡觀察人心。

在他眼中,這是一位極為危險的人物,卻也同樣是一位非常值得觀察的劍者,對方的手段,即便像如今這般擺在明面上,也無人能意識到。

無形無質,無有刀兵,卻最是容易讓人放棄抵抗。

這,是來自於思想、意識、以及理念的影響。

憑心而論,單是這一手,便比他那三位同志,高明出不知道多少倍,打打殺殺,解決不了問題。

他能夠察覺,是因為他同樣非常特殊,不管是思想還是思維,均與常人不在一個層面。

然而,即便他身在局外,都只能自其中窺得一鱗半爪,難知全貌。

蝶知命自己也知曉,此番決定,是極為冒險之事。

但是,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他還是做出了他認為危險之事——在那座劍碑之上留名。

那位極為危險的人物,希望透過此舉,改善劍界的風氣,甚至改變劍者對世間萬物的看法。

但思想與理念的改變,需要以日積月累的潛移默化作為基礎,等到了一定的程度,再輔以震聾發聵的觀點,結合能與觀點互相論證的事實。

在這樣的前提下,才能成就一個完善,經得起推敲,經得起時間考驗,且深入人心的理念。

這條被廣傳的劍道,如今,已滿足部分條件。

只是,以他多年之閱歷,亦猜不到對方這樣做的根本目的。

成功留名之後,蝶知命並未離去,而是在等待對方的到來,當他看到藺重陽自廣場上消失,便知曉此事已經完成了一半。

剩下的……

便雙方交流的成果了。

少頃,霎見雲氣自生,如山間濃霧,瀰漫如瘴。

如雲似霧的白雲煙,將周遭籠罩,不過轉瞬,蝶知命便發現,自己陷入了一個白色世界,五感便被白雲煙所幹擾,目不能視,耳不能聞。

他卻並非因此心生慌亂,亦未有其他動作,只是在原地靜立,等待那將來之人,倏聞:

“蒼生多磨難,舉目盡黑暗,且將儒風暖物寒;

改天玄,易法制,獨撐光明耀宇寰。”

清冷詩聲之中,雲開霧散,化作一層籠罩天地的白色結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