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邪天御武的餘熱(第1/2頁)
章節報錯
這個問題的答案,會隨著人的實力,閱歷,眼界以及心境變化而有所不同,不過,不管從哪個方面對其進行分析,標準答案有且只有一個。
是故,金子陵並未站在劍者的角度,來對這個問題進行分析。
而是以鑄匠的身份,進行了巧妙的回答。
藺重陽輕笑,沒有反駁:「哈,金兄方才所言刀劍之爭,是指什麼?」
「刀與劍,乃是天生的對手,藺兄這幾支劍皆可稱為當世神器,卻未承接那爭鬥的宿命,當能夠承接宿命的劍器誕生,刀之王者,亦會應天降世。
兩者爭王乃是必然,再加上藺兄還準備立劍道,想必在之後的歲月中,刀者也會隨之興盛,第一劍與第一刀必會做過一場。」
像他們這些人,看到的東西會多一些,知道的東西自然也會多一些。
藺重陽說道:「金兄方才曾言,鑄劍者在意劍之地位,想來,是希望藺某能夠獲勝。」
「劍之精氣神,全數蘊藏於劍之全身,身經百戰之劍,亦會吸收使用者的氣勢,使得名劍與絕代劍客能互相輝映。
藺兄周身氣機,已與這幾支劍器連成一體,一身能為與劍道境界自是無需質疑。
我想說的是,如果可以,等它誕生之後,我希望藺兄能夠經常拿出來使用。
想當年,我贈給憶秋年一支絕世好劍,本身亦劍亦人的憶秋年,對其非常喜歡,然後便將其收藏在家中吃灰。
他的愛劍之心,讓我十分感動,卻浪費了劍隨劍者之宿命。」
金子陵與友人談起憶秋年,就像藺重陽與友人談起單鋒劍,完全……
就是當做反面教材。
「哈,關於此事,金兄倒是能夠放下了。
昔年之時,魔流劍前來德風古道與我證劍,便是憶老隨行,我二人也曾論過劍道,彼時,好友長日錕鋙尚未兵解,在知曉魔流劍證劍之心後,我曾引薦他們前往一水隔天。」
藺重陽的話語,多有回憶以及感慨,宛若昔年之事重現眼前:
「那一年九月初九,好友約我決戰,一水隔天受劍意影響,出現過往的映照,當時憶老便已經重新提劍了。」
資訊被補全後,金子陵也能猜到,那兩支劍器之上的裂紋從何而來,不過,他也無意提及好友的傷心事,失了對手,乃是武者一大憾事。
他感慨道:「沒想到他也有提劍的一天,雖然說,到了你們這一境界,本便是劍因人而強,但人力終究有窮盡之時。
一支合適的劍器,能夠在關鍵時刻,為劍者消災解難。」
這麼多年下來,其實,金子陵也不指望,他贈給友人的那支絕代好劍,能夠光芒萬丈,但將劍帶在身邊,終歸是好事。
藺重陽對此頗為贊成:「以他之性格,即便如今重新提劍,想來也不會經常使用。
不過,不管是否使用,將劍帶在身上終歸是一件好事。」
若是生死交鋒,有件順手的兵器,能夠為當事人增加不少勝算。
金子陵輕搖摺扇:「正所謂,可以不用,但需要用時不能沒有。」
「是這個道理。」
「劍者,檢也,人與劍本便是互相成就,在這個波瀾壯闊的江湖之上,唯有時時徹悟劍理,增進劍術,才能走在尖端,不被潮流所淘汰。」
「武道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如此,我也該著手進行準備了,登門求劍之人,與我主動贈劍,可是兩種不同的待遇,正好借老友劍爐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