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武七年正月二十,趙昕下令成立內閣,在宮內設立內閣辦事機構,此後大宋帝國朝廷政事皆由內閣的六位內閣大臣商議決定,即韓琦,文彥博,張方平,曾公亮,範鎮,劉沆。

內閣下轄商部、戶部、禮部、工部、吏部。

趙昕之所以成立內閣,將宰相的人員變多,也是為了讓大宋的年輕一代官員開始參與到中央的決策上來。

除了內閣大臣的確立,朝廷五部的官員也發生了改變。

範祥為商部尚書,李參為商部左侍郎,劉敞為商部右侍郎。

歐陽修為吏部尚書,王素為吏部左侍郎,宋祁為吏部右侍郎。

宋庠為工部尚書,蘇頌為工部左侍郎,王矽為工部右侍郎。

王安石為戶部尚書,韓降為戶部左侍郎,呂公弼為戶部右侍郎。

富弼為禮部尚書,蔡襄為禮部左侍郎,司馬光為禮部右侍郎。

朝廷五部官員從年齡上來講,要比以往年輕許多,也就是說青壯派開始入主朝中。

宣武七年二月初一,趙昕下詔將大理寺更名為司法院,司法院擁有立法權,檢舉權等,直接對趙昕負責,司法院下設監察院和檢察院,而檢察院則是由刑部改編後形成的。

趙昕將兵部改為軍部後,軍部實際上由軍機處統轄,而軍機大臣有王德用,王凱,狄青。

大宋朝的廂軍已經相繼被整編和裁撤,眼下廂軍編制已經取消,取而代之的是保安團的編制,每州設三百人的保安團,每路駐紮五千禁軍。

除此外趙昕根據後世的記憶開始給各路改名,各路改完名之後依次如下:隴佑路,甘肅路,陝西路,山西路,山東路,兩浙路,安徽路,湖北路,湖南路,河南路,重慶路,四川路,廣東路,廣西路,江西路,福建路,貴州路,雲南路,越南路,瓊州路,臺灣路,澳洲路。

總計二十二路,隴佑路駐紮了八萬黑熊軍團,甘肅路駐紮了六萬黑狼軍團,除了澳洲路和河南路之外,其餘十八路共計駐紮了9萬禁軍。

趙昕又對開封的所有禁軍進行了整編,重騎兵擴充到一萬人,命為麒麟軍團。輕騎兵十萬人,命為青龍軍團。重甲步兵十萬人,命為玄武軍團。輕步兵二十萬人,命為白虎軍團,神機營及火炮營共計三萬人整編為朱雀軍團。

除此外還有駐守皇城的三萬禁軍整編為龍衛軍團。

......

勤政殿內,趙昕正在飛快的看著內閣的奏摺,滿意的直接打個紅勾勾,不滿意的直接打個紅×,退回去再重新商議,但即便如此,案牘前也是擺滿了上百道奏疏。

趙昕已經批閱了近一個時辰,他沒想到即便他成立了內閣,但這每天要處理的事情也未免太多了吧!幸好眼下司法院和軍機處沒有事情要他處理,如若都來的話,他還不得給累死。

“媚兒!你給朕想個法子,照這樣下去,朕連和你生孩子的時間都沒了!”

趙昕看著一旁正在拿著一本賬本算賬的李媚兒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