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佑三年九月,秋高氣爽,萬里無雲。

朱雀門外,在京的所有文臣武將,皇親國戚,都排著整齊的隊伍朝遠處眺望著。

今兒個是大宋太子趙昕班師回朝的好日子,太子趙昕有開疆闢土之功,且趙禎有意要抬高武將的地位,所以便下令在京的一眾官員,皇親國戚都前往迎接。

趙昕將率龍騎團的騎兵自南燻門,穿過龍津橋,率先來到朱雀門下,儂智高和王韶率領2000名蠻兵次之,最後是參與守城的一千餘名禁軍將士。

得到訊息的開封百姓們一大早就從四面八方趕來,早早地來至大軍經過的官道兩旁,提前佔據有利位置,為的就是一觀得勝之軍。

大宋自太宗皇帝以後,已經多年沒有打勝仗的訊息傳來了,難得太子趙昕取得如此輝煌的戰績,一時間大宋百姓天朝大國的自信心又回來了。

開封的街道兩旁,家家戶戶張燈結綵,一派喜氣景象,百姓的臉上也是掛著難得一見的笑容。與人交談時,聽聞有人在大宋軍中當兵,特別是太子的龍騎團中當兵的時候,一個個都是肅然起敬,禮遇有加。

大軍排著整齊的隊伍,穿過龍津橋,氣勢磅礴的朱雀門就已經近在眼前了,百姓們無不歡欣雀躍,爭先恐後地喊道:“大宋萬勝!殿下千歲!”

來至朱雀門前,早有宣旨的宦官等候在一旁。

趙昕見此,熟練的翻身下馬,單膝跪地。

而身後一陣將士們也整齊劃一的翻身下馬,如同趙昕一樣單膝跪地。

宣紙的侍從開啟聖旨大聲唸叨:“朕紹膺駿命!自繼位以來,承祖宗之餘烈,無不矜矜業業,殫精竭慮,不求開疆闢土之功,但求天下平寧,百姓安康。今有太子昕與廣源州大破交趾,斬首數萬,為我大宋開疆闢土,揚我國威......”

黃門侍從宣完旨意,大聲道。

“兒臣謝!官家隆恩!”

趙昕恭敬地從宦官手裡接過聖旨。

“奏樂!”

黃門侍從大聲唱道。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一曲慷慨激昂的凱旋曲過後,

“賜御酒!”

一位內侍把提前準備好的御酒端到趙昕面前。

趙昕接過御酒沒有喝,反而是轉身面向三軍。

“此次大勝是我大宋萬餘名將士的鮮血換來的,這杯御酒,本殿下敬他們!”

說完,鄭重其事的將御酒灑在地上。

“英靈不滅!大宋萬歲!”

幾千將士異口同聲的喊道。

待禮樂完畢之後,文彥博率領文武官員,皇親國戚,上前拜道:“臣等賀太子殿下大勝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