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國這條餓虎走了,緊接著西夏這條惡狼又來了。

今歲西夏也鬧饑荒,所以趙昕下令宋夏邊境的榷場不得向夏國出售一粒糧食。

如此一來,西夏自然坐不住了,沒藏太后便派遣使者前往宋朝,請求開放榷場,兩國重歸於好,並且要求宋朝把去年的歲賜連同今年的歲賜通通摺合成糧食。

宣政殿內,當夏國把這些條件提出來之後,趙昕的臉色變得甚是難看。

“龐相!你給朕念念這份劄子!”

趙昕拿起一份事先準備好的劄子,遞給了為首的龐籍。

龐籍開啟後,先是掃了一眼,而後大聲地念道:“自夏國慶曆四年五月丙戌日,同我大宋議和,並立下誓言,今後邊境上番、漢人逃亡過境,不得襲擊追逐,並按時歸還,朝廷每年歲賜銀絹13萬,銀五萬兩,茶三萬斤,進奉乾元節(宋仁宗生日),賜銀一萬兩,絹五千,茶五千。正節,回賜銀五千,絹五千,茶五千。每年冬天賜銀五千,絹五千,夏國主生日時,賜銀器兩千兩,細衣一千。”

“去歲,夏國入侵我朝,奪了兩座城池,殺我百姓,掠我子民,公然違背誓言,現今還好意思向朕要歲賜?”

趙昕很是氣憤的說道。

“先前我朝太后不在,乃國舅沒藏訛龐為之,我朝太后歸國後,聽聞此事,狠狠的訓斥並處罰了沒藏訛龐,我朝沒藏太后連同夏國君臣是抱著誠意而來的!希望大宋皇帝陛下明察!”

夏國使臣不卑不亢的說道,趙昕的生氣顯然在他的預料之中。

“既然夏國是抱著誠意而來的,那麼朕也不能不給夏國一個機會,去歲沒藏訛龐入侵我大宋,造成的損失,夏國就賠償一百萬兩白銀好了,此外歲賜同先前商議的一樣,夏國上貢戰馬,我大宋給歲賜。”

“大宋皇帝陛下!一百萬兩白銀太多了,我夏國最多出三十萬兩!”

夏使有些無奈的說道。

宋夏議和之後,李元昊開始不思進取,興建宮殿,沉迷於享樂,享樂也就算了,結果都把手伸向了自己的兒媳婦,最終也因此而丟掉了性命。

李諒祚繼位後,沒藏氏和沒藏訛龐掌握夏國軍政大權,同遼國發動了一系列的軍事戰爭,但都以失敗而告終,沒藏氏也被遼興宗耶律宗真俘獲,受盡了屈辱,還為耶律宗真生了一兒子,本想在遼國謀劃一下,結果還沒等勢力建成,耶律宗真就去世了,而且自己也被趕了回來。

夏國為了同遼議和,花費了大量的金錢,所以一次性拿出一百萬兩銀子,還真的是困難重重。

“拿不出不要緊,可以分成幾年算在歲賜裡面嗎!也就是說如果是十年的話,大宋這十年內不用給夏歲賜了,但夏卻必須向我大宋進貢戰馬!”

張方平忽然出列說道。

“這恕本使不能答應!”

夏使直截了當的拒絕了。

“敢問正使,夏國是否是朕的臣子!”

趙昕忽然問道。

“根據先前的議和規定,夏為臣,宋為君!”

夏使小心翼翼地說道。

“好!既然如此!讓沒藏氏和李諒祚前來我大宋才能顯得出誠意不是嗎?去歲,我邊境損失兵民共計萬餘人,這一百萬兩,朕已經是給的友情價了!當然也可以如遼使所言,縮減到三十萬兩,但朕要沒藏訛龐的人頭來祭奠我大宋犧牲的兵民!”

趙昕雙拳緊握著,直視著夏國使臣。

“什麼?這.....不可能,沒藏訛龐再怎麼說也是我夏國的國舅爺!恕本使不能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