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清繳(第1/2頁)
章節報錯
交趾,五萬餘上四軍把升龍圍困的水洩不通,李日尊敗亡似乎只是時間問題,老將王德用收到趙昕的詔書後,才發起攻城大戰,趙昕的詔書裡只有一個字,那就是“滅”!
升龍的城牆很高很厚,上四軍雖然勇猛,但一時半會也很難攻克,慘烈的攻城大戰持續了三天三夜,守軍損失不過萬餘,而大宋軍隊的損失卻是達到了兩萬餘人。
損失過大,王德用一籌莫展,只能暫時息兵,打算等王凱率大軍而來,再行攻城,可是王凱卻回信說他無法帶兵而來了。
大理國剛被滅,需要留下兩萬士卒清掃一下大理境內的殘餘勢力,而他收到了趙昕的詔令,那就是出兵進攻西南夷。
宋朝與大理之間有一片空白之處,這處地方屬於“昭通烏蠻諸部”,他們有時既聽命於宋朝又臣服於大理,但多數時間處於自我發展的獨立狀態,宋朝一般稱為“西南夷”。
王凱的先祖王全斌既平蜀,欲因兵威取滇,以圖進於上,太祖鑑唐之禍基於南詔,以玉斧畫大渡河曰:‘此非吾有也。’由是雲南三百年不通中國,段氏得以睨臨僰爨,以長世焉。
西南夷屬於雲貴高原,地勢險要,各部族的關係十分混亂,此次大理軍隊佔領特磨道,邕州丟失西大門,與西南夷這些小國的幫忙不無關係。
此時西南夷烏蠻人建立的小國主要有自杞國,羅殿國,阿僰國、羅氏鬼國等,當然了,最大領土也不過幾縣之地,有的甚至只是幾個洞寨而已,論兵力最多的也不過兩三千人。
宋初,宋太祖平定蜀國之後,將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北方的遼國,對待西南夷各邊疆,大體以“不生事”為基調,推行相對溫和的邊疆政策。
公元979年,西南蠻夷入侵邊境,當時的西川轉運使親自前往勸諭,諸蠻夷皆歸服,真宗皇帝還親自下詔說:“朕常誡邊臣,無得侵擾外夷,若自相殺傷,有本土之法,苟以國發繩之,則必致生事!”
宋朝對歸附的少數民族首領,多授予官職,西南夷由此也被稱為羈縻州。
西南夷各小國沒想到平日裡看起來很兇殘的大理國竟然敗亡的如此之快,先前他們中還有尾隨大理軍隊對周邊大宋的城寨進行搶掠一番的,此時一個個都慌了,紛紛派遣使者攜帶貢品前往開封朝見趙昕,祈求宋朝授予他們官職,成為宋朝的藩屬。
以前宋朝留羈縻州這些小國是為了和大理有一個緩衝的空間,但現在,大理國被滅,他們就沒有了存在的必要,而且趙昕也不會允許國中之國的出現,扣留了各國各部族的使者,命令王凱即刻進攻羈縻州,各小國,各部族必須無條件歸順。
自杞、羅殿等幾個小國想要依照山川地勢險要而守,有甚者甚至抱起了潛入深山之中,待宋軍退後,再行出來的謀劃。
王凱此前率三萬禁軍駐守在雲南,副將餘靖率領一萬士卒清掃大理境內不願臣服的勢力,種諤領軍一萬餘人出兵羈縻州,自杞國,羅殿國,阿僰國、羅氏鬼國等九個小國起兵八千,號稱九國聯軍與種諤戰於興仁城附近。
九國聯軍聽起來很唬人,但大宋禁軍騎兵一個衝鋒後,就潰不成軍,四處逃竄。種諤不費吹灰之力,就收回了羈縻州。
而後種諤對於各部族的散兵遊勇採取招安的政策,編入禁軍,各部族重新劃分村寨,設定官吏管轄,並且三令五申,各村寨之間不得鬥毆生事,每個村寨最大的不過三千人,最小的只有幾百人。
至於率軍反抗宋軍的各小國的國王等家眷,將被押送至開封,等待趙昕的發落。
種諤心知趙昕的喜好,便從昭通烏蠻諸部選出容貌出眾,姿態萬千的部落美女共計數十人,其中不乏各小國的妃子,公主等等。
......
升龍城外大宋軍營,王德用,儂智高,王韶,狄詠還在商討攻城的法子,但似乎都沒什麼法子,上四軍騎兵和重甲步兵居多,攻城的話都很難派上用處,四人也是一籌莫展。
“將軍!京中來了一營的兄弟,說是神機營,還說奉官家詔令帶來了新式攻城武器!”
有一親衛急匆匆地跑進來說道。
“新式攻城武器?”
王德用一頭霧水的望著眾人。
“可是紅衣大炮?”
王韶先前跟隨趙昕一同參觀過火炮司,只不過那時火炮還在研發階段。
“小的不知,只是觀那東西似乎是一個個黑乎乎的鐵統!不知道有何用?”
親衛抱拳道。
“既然如此,我等不妨出去看看吧!”
王德用率領諸將來到神機營,以往神機營都是弩車為多,今兒個卻換成了火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