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昕笑道:“既然是各處官員份內之事,為何不見各地匪患減少,反而日益增多呢?本太子開闢廣南南路,遷移流民近六十萬,可以說,各地官員幾乎不用在為流民一事而傷腦筋,按理說,各處匪患應該減少才對,可現在不但沒減少,反而愈演愈烈,這難道不是地方官員昏聵無能而導致的嗎?”

歐陽修起身拜道:“官家!太子之言,臣深表贊同!昔日範相公新政期間,朝政清明,吏治整肅,說明精貢舉這一治國方針是正確的,因此,臣斗膽請官家召回範相公,重新實施精貢舉和擇長官!”

歐陽修這位豬隊友終於發揮了一次神補刀的作用。

趙昕在內心給了他一個大大的贊。

趙昕出言道:“昔日範相公曾言,我大宋科舉制度沿襲唐朝而來,然而按照其方法選出來的官員,與治理國家所需要的才能產生嚴重偏差,應試的學子只知道死記硬背、堆砌詞藻,等到為官一任的時候全部抓瞎,是故兒臣也認為教以經濟之業,取以經濟之才,才是我大宋真正所需要的官員。”

龐籍出言道:“一直以來,朝廷委任路、州、縣的主官,往往隨心所欲的成分比較大,哪裡出現空缺,不問賢能,不問才幹,點到誰算誰,能夠勝任官職的官員自然沒有多少,所以臣也建議,選賢與能,要從資歷、功過等方面全面考察,方才能使才配其位!”

韓琦也忙出列拜道:“官家!臣附議!”

一眾原本就支援新政的官員自然是舉雙手贊成。

而反觀梁適,心裡就很是納悶,他明明說得是朝廷剿匪大軍殺戮太過重的原因,可怎麼經過太子三言兩語後,就變成了改革官僚制度的事情了?

梁適重新審視了一下面前這個十五歲的年輕太子,方才幡然醒悟,看來自己還是小看了這個太子的能力啊!

趙昕忽然感覺到有一道很不舒適的目光盯著他,迎著梁適的目光,微微一笑,而後說道:“至於剿匪大軍殺戮過重的原因,也只是奉命而行,各路大軍剿匪之前,本太子曾經說過,凡是手上沾染平民百姓鮮血的土匪,一概殺無赦,這樣的人即便接受安撫,他日定會再重新禍害百姓!如此反覆不如快刀斬亂麻,斬草除根免為後患!”

趙禎思索良久,方才說道:“梁卿之言發自肺腑,然而太子之言也不無道理,所以即日起傳令各路剿匪大軍,懲處首惡即可!至於其餘的匪眾,招安後,免費服徭役三年,方可重新化為良民!”

“至於召範卿回京一事!太子怎麼看?”

趙禎轉而朝著趙昕問道。

“父皇!兒臣以為只要治國的策略是對的,那麼是誰來實行並不是太重要,兒臣認為此等小事,龐相和梁相就能代為處理了!”

趙昕恭敬地回道。

“二位相公!你們怎麼看?”

趙禎笑問道。心下對太子則是越發的滿意了,為人君者,事必躬親乃是大忌,只有深諳帝王心術,用人之道,方才為明君。

“臣等領命!必不負官家之意!”

龐籍和梁適相視一眼,內心五味雜糧,這得罪人的差事還是落到他們頭上了。

一起看書網 手機閱讀請訪問『』,全文免費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