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前人挖坑 後人遭殃(第2/2頁)
章節報錯
到仁宗時,每年恩蔭的官員都已經超過科舉取士的人員了,且恩蔭的官員大都是紈絝子弟,平時養尊處優,不學無術,甚至文不能識字,武不能射箭。
冗官之害自此而見。
歐陽修上奏道:“官家,恩蔭乃冗官之始,恩蔭不止,則冗官不休,臣請官家改革抑恩蔭。”
對於冗官,趙禎不是不想解決,但昔者慶曆新政剛實行,就動了官僚階級的大蛋糕,所以他被迫叫停了慶曆新政,為了儲存新政的大臣,將他們通通外貶,可眼下,恩蔭又到了不得不改的時
“歐陽卿家的意思,是廢除恩蔭嗎?”
趙禎試探的問了一句,其實是想看看眼下朝中還有多少人反對抑制恩蔭。
副宰相梁適上奏道:“官家!恩蔭一事乃是祖制,祖宗之法,豈可輕言廢棄!”
“祖宗之法不可變!臣附議!”
“祖宗之法不可變!臣附議!”
......
一大半官員都起身附議道。
“太子!你怎麼看待我朝恩蔭制度?”
一見這麼多大臣都起身附議,趙禎不由得嘆了一口氣,而後看到趙昕若無其事的站在那裡。
“太子!你怎麼看?”
這句話怎麼耳熟,趙昕突然想起,前世神劇狄大人動不動就來一句元方你怎麼看,而自己自從上朝聽政後,便宜父皇總是回來一句,太子你怎麼看?
冗官這塊蛋糕太大了,不但大而且有劇毒,切蛋糕的人一不留心就得死翹翹。趙昕心裡本來沒想管這事,畢竟他眼下要做的是練精兵強將,沒有什麼比將兵權抓在手裡還要重要的了。
但既然趙禎問道了,他又不好裝聾作啞。只好出言道:“父皇!恩蔭制度是一把雙刃劍,用的好則能調動官員為國建功立業的積極性,用的不好,則天下百姓深受其害。”
“昔者範先生曾言:我祖宗朝文武百官,皆無磨勘之例,惟政能可旌者擢以不次,無所稱者至老不遷。故人人自勵,以求績效。今文資三年一遷,武職五年一遷,謂之磨勘。不限內外,不問勞逸,賢不肖並進.......”
“太子!朕不是讓你背范仲淹的劄子,而是問你有什麼方法來處理眼前的事情?”
沒待趙昕說完,趙禎就不厭其煩的說道。
“父皇!兒臣認為,太祖太宗時,恩蔭與國利大於弊,然則真宗時大開恩蔭之賞,到今日已成冗官之害,古有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然則恩蔭制度到了如今已成為,前人挖坑,後人遭殃之勢!”
趙昕鄭重其事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