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宣帝只問道:“那信你們可看了?”

大家紛紛道:“看了。”

武宣帝道:“可有什麼不妥?”

賀青燃出列道:“微臣以為,並無不妥,那倡議書所言句句實情,帳也算的明明白白,倡導民間用這樣的方式,不管對朝廷,還是百姓自己,都是好事。長此以往,瘟疫將越來越少……臣以為此舉大善。”

武宣帝點了點頭。

一個御史道:“但此倡議書,發到了全天下的文會之中,而各文會無不是各縣才子,將來便是朝中棟樑,卻被這三人籠絡,涉及到的人數極多,若這三人之後有什麼想法,豈非一呼百應,難以控制?”

武宣帝淡聲道:“那依你之見當如何?”

御史道:“既然涉及到如此多的讀書人,自然當由朝廷出面。”

武宣帝笑道:“哦?朝廷告訴他們,朝廷沒錢,所以只管中州,其它地方管不過來,你們自己想辦法自救吧?”

那人一噎。

其實本來麼,這種事情,民間才子自發組織,那叫為君分憂,那叫愛國愛民,朝廷去組織算什麼?推卸責任?

賀青燃也道:“他們三人之所以一呼百應,是因為他們所行本就是義舉,所做的本就是善事、正事!若他們另有想法,難道天下讀書人還會盲目跟隨異端不成?比起師徒朋黨,臣以為,這樣全無私心的倡議,無需在意。”

武宣帝道:“正是。”

其實讀書人湊堆搞事情,如果這個“但求”不是太子的話,那武宣帝還真得關注一下。

但現在沈晝錦搞這個,是為了給他解決麻煩,最早的倡議人又是他親兒子,他怕什麼!

於是順順當當的退了朝,封了印。

而經過這件事情,別的不說,滿朝文武、天下文人,是真的把這個不起眼的信箱子看到了眼裡。

這也太便利了吧?太快了吧?千里萬里差不多都是次日達,這是什麼概念?比八百里加急,八千里加急都快啊!!

而聽說,各地官員的專屬信箱子也開始製作了,以後,豈不是天下事皇上都能立刻知道?

頓時有人歡喜有人憂。

中州這邊,臘月二十七晚上。

意外又不太意外的,沈晝錦迎來了騎鳳飛來的皇帝一隻。

沈晝錦一見他就道:“外公你吃過飯了嗎?”

武宣帝沒看到她驚訝的表情,還有點小失望,道:“自然是吃了。”

“那好,”沈晝錦道:“來吧,我們去看戲去。”

戲本子一編好曲,就叫了一個戲班子先排著了,因為就是一出非常簡單的小戲,所以排的也很快,他們也是第一次看。

一夥文人全都來了,太子和霍凌絕跟他們坐在一起看。

於是沈晝錦只能左邊坐著武宣帝,右邊坐著師父,陪著倆老頭頭看,小鳳凰停在武宣帝肩上,很是興致勃勃,不時的顛著小身子,倒是沒發出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