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5章 她分明就是想讓你死(第1/2頁)
章節報錯
謝思危引經據典,緩緩道來,沈晝錦聽的微微出神。
這裡頭,有很多故事她都聽過,但那時候聽聽就算了,如今身在邊關,再聽時,卻莫名覺得震撼。
謝思危續道:“我聽聞,今上與信王爺同在軍中時,兩人都還年輕,今上曾說,對外,大可因糧於敵,對內,當學岳家軍。”
他給她解釋:“那個時候不比現在,三四十年前,天下還亂的很,各路勢力多的是,大盛只是其中一國,還不是最強的那一國……所以當時今上提出這話,大家都不以為然。”
沈晝錦懂他的意思。
對別人來說,你是張家軍,我是李家軍,那你就是我的敵人了,就可以“因糧於敵”了。
但是今上,年輕時的武宣帝,他覺得,異族才是敵,而本土的百姓,不管你身處於哪股勢力的地盤上,全都算是“內”,都該執行“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
然後他與當年的信王爺,兄弟同心,艱難的推行著這條軍紀……
起初是真的難,不管是軍需還是募軍都難,主要是兵將自己都不樂意,別的勢力都看他們笑話,但四五年之後,大盛軍的名聲傳揚出去,漸漸的,就能感覺到做事順暢,且越來越順暢,百姓主動開門迎大盛軍的傳奇,不止一回。
所以有時候,愈是這些不起眼的百姓,才愈能影響大局,這就是民心的力量。
最後大盛軍殲滅了各方勢力,坐了天下,三十多年過去,從起初的動盪,到如今國泰民安。
謝思危道:“聽聞,當初今上與信王爺臨走之時便約定,他為帝王,定保邊軍軍需,而信王爺為邊軍將領,也要將這條軍紀永遠執行下去。”
謝思危笑了一下,輕聲道:“其實這明顯就是假的,畢竟,這條軍紀對於今上來說,只是他推行的諸多政策中的一條,又豈會特意拿出來說?只是有這樣的傳言,也足可以證明,百姓對這一條有多在意,又有多感激了。”
他指了指外頭:“有了今上和信王爺,才有如今邊關這和樂融融的氣氛。”
沈晝錦恍然點頭:“原來如此。”
她有些神往:“原來今上是如此英明仁慈且有遠見的人物。”
謝思危道:“自然。”
沈晝錦想了一下:“可是邊軍吃的也不好啊!”
謝思危正色道:“不餓,就是好,這已經很難了。”
沈晝錦再次覺得慚愧。
是啊,行軍打仗的人,又大多正當壯年,飯量大的很,能養活這些人,也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飽已經很難了,哪裡還能求“好”?
所以還是應該多薅一些人的羊毛給邊軍啊!!
沈晝錦微微出神。
謝思危沒打擾她,轉頭看時,就見戚蘭秋和江殷熾都坐在門邊,也都聽故事聽的入神。
謝思危笑了笑,就向後仰,躺在了躺椅上。
澄白的陽光刺破眼睫,謝思危抬手遮了遮,就見一人蹣跚的走進了柴門,一進門就脫力坐在地上,將包袱一擲,道:“看看吧!”
包袱上全是血,滴滴答答的。
謝思危迅速坐起,就見沈晝錦也坐了起來,一臉關心的小跑過去:“許公子,你沒事吧?可是受了傷?”
許良金的神色好了許多:“無事。”
沈晝錦道:“我小通醫術,你若是受了傷,我可以幫你包紮一下。許公子夜入敵營,殲敵數人,震懾敵國,沈某深為敬服,若有能少少效力之處,也算聊表寸心了。”
她的話說的很漂亮,態度也很誠懇,許良金看了她一眼,沒有推辭,便道:“多謝。”
沈晝錦親手扶他起來,拿了藥箱出來,請他坐下,給他清洗上藥,一邊不時的詢問幾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