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新劇籌備(上)(第1/2頁)
章節報錯
在跟【新幻想工作室】敲定了300萬的收購費用後,第二天顧青就以【黑天鵝工作室】的名義進行了收購,工作室的剩餘資產也從6400萬變成了6100萬。
其實按照顧青的設想,6100萬以現在的影視環境來說,拍一部電視劇,已經足夠自己獨立出資拍一部較大的製作了,但是他卻又不得不考慮一些現實的問題。
比如說,這一次顧青就沒打算再把劇的首發平臺放在網路影片平臺。
沒錯。
這次他想拍一部電視劇。
雖然現在已經是2016年了,網劇如果在熱度和宣傳足夠的情況下,確實足以跟同時期的電視劇相比,甚至還有可能會略勝一籌。
但是。
電視媒體雖然逐漸沒落,但是它的影響力卻依舊深厚,這一點跟華國的國情有很大關係。
而更深次的原因,那就是如果顧青再繼續拍網劇,那必然會限制自己的發展途徑,等到觀眾的思維定性,覺得他就只是一個網劇導演,到時候想要進行轉型,難度相對而言就會大上不少。
這一點就必須要說到影視圈內的鄙視鏈了。
電影演員>電視演員>綜藝演員,這個綜藝演員裡面就包含了網劇演員,當一個電視演員在行業內發展到瓶頸期之後,一定會向著電影圈去發展,這是毋庸置疑的,比如在地球華國有著非常高人氣的電視演員胡歌,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在中生代電視演員中,胡歌絕對能算作頂流,主演的電視劇口碑都是非常之高,比如《仙劍》系列,之後的《偽裝者》、《琅琊榜》等劇更是讓他直接封神,榮獲白玉蘭最佳男主角,一躍成為視帝。
不過即使人氣如胡歌,在電視劇行業達到巔峰之後,依舊選擇向電影行業進發,開始接觸電影資源,並且拍了第一部自己主演的電影《南方車站的聚會》。
所以說,有些影視圈內的潛規則,不僅僅只是對影視圈的從業人員有影響,對觀眾的影響也是極大的。
網劇導演和電影導演,同樣都是導演,但是如果放在一起比較,誰更受重視,這一點根本不用解釋吧?
但電視劇發行的門檻比網劇可就高多了,顧青所考慮的現實問題實際是還是自身的底子不夠,資源不夠。
.............
寢室內因為有著暖氣的緣故,讓人有些懶洋洋的,就在顧青靠在椅子上思考的時候,坐在一旁的黎梨將顧青早已寫好的幾個劇本放回原本的位置,隨即臉上帶著不可思議的表情看向顧青:“這些劇本都是你這段時間寫的?”
淡淡瞟了一眼黎梨,顧青點了點頭。
他一直都不是一個閒得下來的人,《風犬》殺青都已經三個月了,他這三個月也沒純鹹魚著,也是把挑選了幾個記憶中口碑和人氣都非常高的電視劇、電影的劇本給提取了出來。
忽然,黎梨坐直了身體,一臉審視的盯著顧青。
一分鐘後,被黎梨盯的有些頭皮發麻的顧青終於忍不住開口道:“你這麼盯著我幹嘛?!”
黎梨上下打量了一番顧青:“老實交代!你是不是被人給奪舍了?我記得你之前就寫過劇本!我看過,就那些劇本當成兒童劇看都幼稚!現在突然就跟開了竅一樣,《風犬》就算了,這些劇本更是一個比一個精彩,最重要的你竟然還是量產!”
聽著黎梨的話,顧青心底猛地一激靈。
自己,好像真的是奪舍……
只不過要說奪舍也不算很貼切,自己保留了原主的記憶,原主的情感,甚至還保留了原主的生活習慣,準確來說,應該是兩個人融合成了一個人,只不過主導者是來自地球的顧青。
雖然被黎梨給蒙對了,但這個時候總不能讓他直接承認吧?
隨即一臉認真的看著黎梨道:“封建迷信是牛鬼蛇神!這都21世紀了,你要相信科學好不啦?哪來的什麼奪舍,我難道就不能是天才突然開竅了?”
狡辯完之後,顧青不想再跟黎梨糾結奪舍這個話題,說得越多,錯的越多,於是岔開話題問道:“你說剛才那裡面幾個劇本哪一部最適合我接下來進行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