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帝俊給人間帶來修仙法,他的天帝和人王兩大身份被天下人共同承認,且心服口服。

文治武功,雄才大略,如此君主,誰能不愛,而且出身也根正苗紅,從小心懷天下,人們自然而然對其期待極高,好在帝俊確實合格,各方面都極其優秀,是一個時代的標杆。

自此,山海世界便稱作修仙界。

人族修士,也可稱作修仙者。

修煉開始、到成仙,即,最終成就和仙法直修結果一樣:仙人身份,但二者不同的是,修仙者修煉成仙者,存人性,只會有高階生命層次和高修為的驕傲,而非無人性的任意排擠,以及仙人對凡人的漠視。

二者,有著本質上的區別,而且,大家打心底會站在人族一方思考,而非仙,仙是一種境界,一種生命的脫變,僅此而已。

修仙共有四個修為境界,對應整個煉體九層和碎星九階。

修仙四境,每一境界分為三段,即,前期、中期和後期,每突破一層,修為都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而且,一旦突破修仙第四境,則直接通往碎星境高階境界。

修仙與武煉成仙以及仙法直修並無優劣之分,只用人的視野來看,修仙之路更為平坦中和,且不會喪失人的根本。

就像伏羲、女媧以及姜炎等人,都是普普通通修士,修煉到碎星境的,身上仍然存有人性,且博愛眾生,但反觀九天玄女,儘管依舊受人們尊崇,但仙氣飄飄,不染凡塵,總與人間格格不入。

“這就相當於先天神邸和後天仙神的區別,是否對人族這一類生靈存在平等憐愛,是否存在偏私的愛。”

“如同東西方神話裡傳說的神明,二者有明顯不同的地方,一方高高在上,於人間疾苦死活並不關心,十分漠視,而另一個則是關心人間疾苦,評以功德,施以援手,幫助人們獲取和追求更美好的生活,或者祈求庇護保佑,堅定理想信念。”

【生命層次差距太大,愛與不愛等於該生靈種類對該物種的初衷初心,宛如人類對貓狗一流,愛者,當兒女敬養,不愛者,就會殘暴不仁對待。】

楚天歌兀然道:“有一類人也非常愛它們……恨不得與它們融為一體,把它們塞到肚子裡,然後腐爛、發酵……這種愛或許無比深沉。”

【……】

言歸正傳。

修仙界成,天庭立,人王選天帝,天帝成人王。

天庭,又叫仙庭,其地點在瑤池之上,崑崙之巔。

帝俊高居天庭龍椅,其位配三女,一女羲和,為帝俊孕育十子,一女常曦,為帝俊孕女十二,一女娥皇,為帝俊孕子四人。

可以說,姬俊多子多福,子孫滿堂。

帝俊十分喜歡十個兒子,於是在太陽上為十個兒子打造了行宮。

太陽上有兩個帝宮,一個是炎帝的帝宮,另一個,就是羲和與十個兒子行宮。

同樣的,因為月球增大堪比太陽,於是,帝俊又在月球上打造新的行宮,為了常曦和十二個女兒準備。

帝俊有個大哥,名太一,號東皇。

這個東皇敕封是帝俊登基人王天帝后才給大哥敕封的,帝俊後來將東皇宮也安置在太陽內,並讓十個兒子拜太一為老師,教育十子修行修仙。

天地間,一片祥和,昇平盛世。

修仙者,居於修仙界。

仙者,佔據名山大川,潛心修煉,不再為禍人間。

天帝姬俊也曾嘗試,讓仙者擁有人性,重新與人間凡人、修仙者融合,一同發展山海大世界。

奈何多次嘗試無果,他只能無奈放棄。

但為了防止他們作亂,以生命層次高低威壓修仙者和凡人,便將一眾出世仙人請上仙庭做官。

無人性,無七情六慾,也就意味著至公無私,用來做官上朝,再合適不過了。

至於不願意做官者,要麼離開山海修仙界,前往茫茫宇宙寰宇,尋找屬於自己的機緣,要麼留在各自修仙府邸,那些洞天福地內,風景優美、空氣清新,極其宜居,總而言之,仙人,不得作亂人間,世界已經擴寬,不像原本逼仄狹窄,仙人不得不與凡人擁擠於世,而今,世界擴大億萬倍,若再有仙人作亂,天仙庭這一機構可不是吃素的。

從某些層面來講,所謂仙庭,就是一種針對仙人的法庭,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