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對武將的限制,以及猜忌,已經刻到骨子裡。

當然這並非完全出自宋朝皇帝,宋仁宗就很信任狄青,非讓狄青做樞密使,結果惹怒了文官集團。

他們造謠汙衊狄青,迫使宋仁宗外放狄青,而狄青也最終鬱鬱而終。

宋朝重文輕武的政策,導致了宋朝的文人掌握政權,結成了利益集團。

他們自然要防著武人,避免出現五代十國,那樣武人掌握政權,不把他們當人的情況。

宋朝發展幾百年,國家已經被文人掌控和綁架,不是一個皇帝,一兩個大臣,就能扭轉局面的。

因此不打破這個既得利益集團,宋朝重文輕武,防備武將的情況,就不會改變。

丘嶽知道趙泰和鄭清之和趙範的關係好,不過他認為鄭清之不該太過信任一個北人。

為了他們這一派的利益,丘嶽覺得他有必要,替鄭清之他們防著趙泰。

畢竟,鄭清之的地位並不穩固,若是趙泰出了什麼問題,便讓政敵抓住把柄,攻擊鄭清之和趙範。

丘嶽這麼做,在他看來,完全是為他們一派的利益。

……

靈璧縣,從北面逃難過來的百姓,越聚越多,已經超過十萬人。

這時王文統在幾名侍衛的護送下,穿行在一頂頂的帳篷之間,尋找著趙泰。

這麼多難民逃到趙泰的地盤,對於趙泰而言,確實是一個收買人心,招募人才的機會。

“你會什麼技能?”趙泰看著眼前的老頭,溫聲詢問。

“回稟相公,小老兒是個郎中,能夠給人看病。”老者行禮道。

趙泰扭頭吩咐:“給老郎中登記一下,然後優先安置。”

一旁坐在桌案後的書吏,立時提筆詢問,“老郎中姓名,年齡,家裡來了幾口人。”

靈璧聚集了十多萬難民,其中不乏各行各業的人才,趙泰便讓人張貼告示,凡是有一技之長的人,都可以優先安置。

趙泰準備將難民中的人才,都留下來,充實自己的實力。

這時他正指揮屬下,盤問前來登記的難民,忽然見王文統走過來,便問道:“先生怎麼來呢?”

王文統沉聲道:“相公,兩淮制置使那邊回信了!”

趙泰眉頭一挑,“信呢?”

兩人走到一邊,王文統隨即掏出一封信,趙泰一看,準確來說,其實是一份手令。

“相公,南宋那邊讓我們擋住難民,不許難民南下。至於,安置難民所需的錢糧,則直接拒絕了!”王文統面色沉重。

趙泰迅速看完,心裡立時就不舒服了。

丘嶽命令他擋住難民,又不給錢糧疏散難民,便讓趙泰陷入了困境。

這次蒙古劫掠宿州,令趙泰損失頗大,此外金國朝廷財政枯竭,拿出錢糧來獎賞作戰有功計程車卒,趙泰便只能自掏腰包。

現在藩鎮府庫內,沒有多少錢糧,按著這麼多難民,錢糧肯定是不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