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招降俘虜(第1/2頁)
章節報錯
如果蒙宋議和,南宋主戰派必然會遭受排擠,趙家兄弟都還在壯年,自然不想離開權利中心。
因此趙葵、趙範都不願意看見議和,可是他們作為臣子,又無法抗拒皇帝的命令。
現在他們唯一的希望,便是在皇帝倒向主和派之前,滅掉忽必烈,讓蒙宋繼續保持戰爭狀態。
這即可以延續他們的政治生命,同時也符合他們的政治主張,實現收復舊疆,復興大宋的政治理想。
次日天剛亮,趙範的淮軍,趙葵親率的禁軍,吃過飯後便出營擺陣,準備啃下橫澗山,積極性比趙泰還高。
畢竟,蒙宋議和後,臨安一時半會兒,還解決不了趙泰,可對他們卻只需一紙詔書即可。
在淮軍和禁軍擺陣時,齊軍也派出李璮,率領兩萬人馬參與攻山。
橫澗山上有三萬人,據險地而守,忽必烈必做困獸之鬥,宋軍強攻肯定會付出極大傷亡。
趙泰需要忠義、武衛兩支精銳,保持對蒙古對臨安的威懾力,只能讓李璮先上。
這既能消滅忽必烈,也可以削弱李璮的實力,有利於趙泰在戰後,徹底整合山東。
在寧海軍出營列陣後,史嵩之不敢直接違抗趙葵之令,也派出了兩萬楚軍于山下襬陣。
一時間,八萬人馬在山下鋪開,可謂長槍如林,軍旗如雲,軍威壯盛,令人熱血沸騰。
在橫澗山上,忽必烈俯瞰山下,神情嚴肅的吩咐諸將各據險要,讓宋軍每攻下一個山頭,都要付出慘重的代價。
雖說前些天,楚軍受挫,但是宋軍畢竟取得除州大捷,所以各部士氣依舊高漲。
這時各軍在山下襬陣,趙葵則騎著馬,親自來陣前巡視,給攻山的將士打氣。
“樞密相公!”趙葵騎馬遊走於各陣,不斷舉起馬鞭,回應著士卒的呼喊,激勵著將士們計程車氣。
趙泰並沒有出現軍陣之中,而是在營地內,遠遠觀看宋軍擺陣。
楚州、除州兩戰,他出了風頭,已經引起一部分人忌憚。
這次史嵩之求和,便有害怕他再得功勞的原因,所以趙泰現在儘量低調。
畢竟如今趙泰的實力,不足以同南宋翻臉,他還不過渡刺激南宋。
若是太過優秀,不僅主和的史嵩之會防著趙泰,主戰派也會心存疑慮。
不論主戰主和,他們都是宋臣,效忠的物件是臨安的趙昀,都得為南宋統治穩定考慮。
這時趙葵巡視一遍回到中軍,他看時間不早,隨即拔出佩劍向前一指,朗聲喝道:“進攻!”
軍令一下,在山下列陣的各軍,便似潮水一般,蜂擁湧向橫澗山。
三萬蒙軍分佈於橫澗山中,蒙軍據守的山頭眾多,宋軍要攻上主峰,需要先拔掉外圍山頭駐守的蒙軍,所以攻滅忽必烈,不是一兩天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