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讓人將杜文博請到一旁,立時召集諸多蒙將來商議。

剛才杜文博的話,眾人都已經聽到,忽必烈便直接問道:“你們以為如何?”

察刺立刻表態,“王爺,此長生天相助啊!我以為只要能夠撤過黃河,什麼都好說!”

各人以為必死,沒想到南宋那邊居然要講和,真是做夢都要笑醒。

忽必烈看向其他人,各人都表示只要能夠過河,和談無所謂。

察刺道:“王爺,這還有什麼好猶豫的!”

忽必烈眯著眼睛,“本王是在想,這個史嵩之為什麼求和?”

他這麼一問,各人還真被他問懵了。

忽必烈目光看向楊友,“楊友你是漢人,你看不出什麼沒?”

楊友看了忽必烈,見他目光中帶著期待,顯然忽必烈已經猜到史嵩之的心思,於是道:“莫非史嵩之想學秦檜!”

忽必烈一拍大腿,“對嘍!宋朝皇帝最怕什麼?他們最怕不是我們,而是他們國內掌握兵權的帥臣。因此宋朝可以向遼求和、向西夏求和、向金求和,向我們蒙古求和,他們可以割地賠款,但卻容不下狄青,容不下岳飛!”

說到這裡,忽必烈抑鬱的心情,一掃而空,情不自禁的發笑,“哈哈哈~趙泰那廝打了勝仗又如何,最後只能是岳飛的下場。”

忽必烈心情愉悅,把楊友手裡的肉湯接過來,仰頭一飲而盡,喝道:“把使者帶過來!”

不多時,杜文博被帶來,他作揖一禮,微笑道:“王爺考慮如何?”

忽必烈沒有笑出聲來,沉著臉,“本王與眾將商議了一下,決定同意議和。不過,信本王就不寫了,本王派一人隨你下山,同你們史相的使者,一道去開封與我們大汗談!”

杜文博想了想,覺得沒什麼問題,“可以!”

忽必烈遂即叫來一名心腹,附耳低語幾句,然後拍拍他的肩膀,“跟著宋使去吧!”

杜文博沒在山上久留,當即便領著人下山。

忽必烈望著他們消失在黑暗中,不禁仰天笑道:“天不絕我啊!”

眾多蒙古將領大多都是文盲,不瞭解宋朝的歷史,所以並不能理解忽必烈的快樂。

他們看著忽必烈恢復鬥志,有人便詢問到底怎麼回事。

忽必烈便給他們詳細解釋了南宋初年那段歷史。

楊友聽著忽必烈的敘述,心中越來越擔心,想要將這個訊息,傳遞給趙泰,可忽必烈正說得興起,他得不時附和,沒機會脫身。

忽必烈說了許久,讓諸將初步理解,南宋那邊的情況,然後沉聲道:“本王估計,以南宋的尿性,多半會與我蒙古達成和議!不過,大家現在不能因此鬆懈,宋軍那邊的主戰派,若得知主和派要議和,可能會在議和前勐攻橫澗山。特別是趙泰那廝,以本王瞭解,他未必會做岳飛!”

眾人聞言點點頭,察刺道:“王爺放心,我等會加強防禦,堅持到和議達成的一天。”

忽必烈頷首:“嗯!好了,時候不早,大家都去休息。”

各人行了一禮,便各自去休息。

楊友離開忽必烈後,終於等來機會,找來一名心腹,對他低語幾句,“剛才我說的,都記下沒?”

心腹點點頭,楊友便繼續道:“好,下了山,就別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