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澗山位於定遠縣西北七十四里,上有澗泉,東面和麵南是綿延起伏的丘陵,西面和北面則是一馬平川的平原。

元末明初之際,明太祖朱元章,曾駐兵於此,並由橫澗山入除州,開啟一統天下的霸業。

此時在橫澗山內,一路潰逃至此的蒙軍士卒,遍佈山林之中。

他們或臥或坐,已然沒有了作為精銳睥睨天下的銳氣和驕橫,

許多蒙軍士卒,抱著兵器,靠著樹木和山石,目光呆滯的坐著,數萬人軍沒人願意發出一絲聲響。

忽必烈坐在山頂一塊大石上,頭上蒙古髮型散亂,整個人看上去特別陰鬱。

這場慘敗,打掉了他所有的驕傲,讓年輕的忽必烈深陷抑鬱和自我懷疑之中。

周圍蒙古貴族也如他一般,沒人說話,沒人願意提前慘敗,也不敢唱想未來。

因為眾人心裡清楚,上了山,便是十死無生。

雖說忽必烈告訴他們,上山固守待援,但是各將知道,他們過不了河,窩闊臺南下也過不了河。

此時附近宋軍還不多,等宋軍從四面八方圍過來,屆時山下有宋軍步軍,河裡有宋軍水師,窩闊臺就算率十萬兵來,也只能望河興嘆。

如今才四月,等淮河結冰,至少要十一月。

若是天氣不夠冷,甚至無法結冰。

以蒙軍現在的情況,根本沒法子堅持到淮河結冰。

在入山後,各人逐漸意識到這是一條死路,山上出齊的安靜,誰都不願意談起現在的處境。

畢竟,同立馬就被趕下河相比,進入橫澗山,他們還能多活一段時間,各人本能逃避著,以免陷入無盡的絕望中。

“宋兵到了!”忽然一聲喊,打破了山上的寧靜。

忽必烈等人站起身來,大批蒙軍依舊躺在地上不動。

眾人從山上向下看去,只見大隊騎兵,從遠處賓士過來,正是齊軍的虎騎營。

三千齊軍精銳騎兵,賓士到距離橫澗山三四里處,爬上一座矮丘,便勒馬駐立,不再向前運動。

齊軍沒有進攻,山上的蒙軍便也沒有反應,任由齊軍騎兵在山下活動。

不多時,山上負責眺望的蒙軍,再次呼喊:“東面有敵軍過來!”

蒙軍眾將,循聲望去,只見曠野上旌旗漫天,無數齊軍士卒浩浩蕩蕩的而來。

忽必烈認識趙泰的大纛,知道是趙泰抵達,不禁雙目赤紅,攥緊了雙拳。

若是目光能夠殺死人,那麼忽必烈的雙眼,將化作兩束鐳射,橫掃山下,把趙泰和齊軍都射成碎片。

“西南方向發現宋軍!”山頭上的蒙軍驚呼連連,而每一聲驚呼,都代表著一隊兵馬到來。

橫澗山腳下,各部宋軍,漫野而來,很快蒙軍就被圍得似鐵桶一般。

察刺想著蒙軍以前的威風,又想著現在悽慘的處境,心中極為憤慨,不禁將頭盔砸在地上,“王爺,同蠻子拼了!”

宋軍從各個方向合圍,知道無法逃脫,陷入絕境的蒙軍,想著必有一死,反而激發出了蒙古人的悍勇和血氣。

忽必烈紅著眼,牙關緊要,“好!我們還有三萬人,蠻子想吃掉我們,必須讓他們付出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