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胡馬南侵(第1/2頁)
章節報錯
“相公,您看!”劉伯賢驚恐的指著城外。
趙範的目光,從城牆下的百姓屍體移開,看向遠處,只見無數蒙古騎兵,像灰色的地毯,漫過淮江冰面,向楚州城牆而來。
一時間,城上守軍不禁雅雀無聲,宣撫使周思茂沒見過這樣的場面,同一些城內的文官駭得兩股戰戰。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趙範看著蒙古騎兵,嘴裡呢喃低語。
城外聚集的難民,看見蒙古騎兵,頓時驚慌失措,繞城逃竄。
~~~~~
臨安。
前線的緊張,並沒有影響這裡,依舊是一片歌舞昇平。
端平元年時,鄭清之主導宋軍入洛,那時城內百姓,還時常在酒肆談論,收復三京,光復舊疆。
如今不過一年,城中已經很少有人,再提起收復三京了。
這便讓鄭清之的處境比較尷尬,朝堂上官家沒了信心,民間百姓也因為入洛失敗,而對收復中原失去了興趣。
現在整個臨安的風氣,就兩個字,“認命!”
這讓鄭清之內心也有些動搖,開始思考一個問題。
他最近讀遍史書,深感如今局勢,他已經是力不從心。
歷代以來,到本朝為止,凡統一之戰,都是以北統南。
晉朝滅吳,隨滅陳,宋滅南唐,降服吳越,皆如是。
這讓鄭清之不禁思考,造成這種現象的根源。
“相公,想什麼呢?”趙葵見趙範不語,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
鄭清之目光投向船外,看著西湖雪景,以及湖面上聲色犬馬的遊船,“本官再想,江南山清水秀,商業繁華,人在這裡,是不是隻想安逸享樂?”
朝廷對於北面戰事,採取了一個非常被動的決定,想要避免戰爭,將主動權拱手交給了蒙古。
鄭清之和趙葵能做的,就是把臨安的禁軍,增派到江北,增加兩淮的防禦,除此之外,便什麼也做不了。
兩人就這麼在臨安坐等蒙古人的反應,心中煩悶,便來到西湖上煮酒泛舟。
趙葵聽出弦外之音,給鄭清之到了杯酒,“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朝野卻有安逸享樂之人,然仁人志士,也不在少數。最近官家態度,卻有變化,可那只是官家受李相等人影響,對蒙古抱有幻想。以我看,一旦蒙古入侵,相公的機會就來了。”
鄭清之抿了口酒,輕笑一聲,“但願如此吧!”
兩人沉默一陣,鄭清之目視趙葵,真誠問道:“南仲兄,你老實告訴我,若蒙古南下,我大宋有幾成勝算。”
趙葵被他這麼一問,默默喝完杯中酒,沉吟半響,“若是蒙古進攻,前線有兩淮將士用命,朝廷有官家支援,另外荊湖和四川的兵馬全力配合,我們還是有勝算的。”
鄭清之聽他這麼說,不再多言,他放下酒杯,站起身來,“回去吧!”
船家聽到鄭清之的話,便調轉船頭,而鄭清之則走出船塢,他站在船頭,只見一幅絕美的冬遊西湖山水畫卷,不禁感嘆,“江南好!江南好!江南風流啊!我居於此,都快樂不思蜀,忘記心中大志矣!”
鄭清之來遊湖,本來是散心,可現在心情卻更加沉默憂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