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風向在變化(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話一出,堂上皆驚,黃權道:“相公,蒙古人這是要對我們動手啊!”
全子才神情嚴重起來,“來人,速將探知軍情,報給楚州趙相公!”
楚州。
邳州那邊開打,坐鎮楚州的趙葵,也相當的不安。
現在朝廷戰和未定,開封和江淮都得感謝趙泰撐在前面。
兩淮制置使司衙門內,趙葵看完全子才送來的情報,面沉如水,一旁幕僚道:“相公,看來蒙古人的目標,乃是我們大宋啊!”
趙葵撥出一口濁氣,“給本官寫封奏疏,立刻送到臨安,請朝廷儘快做出決定,另外再請禁軍,充實淮南一線,以備不時之需。”
前線氣憤緊張,臨安方面卻猶豫不定。
自從去歲入洛失敗後,臨安的風向便發生了變化,而這個變化的關鍵,便是大宋皇帝趙昀的心態轉變。
去歲入洛失敗,對於趙昀來說,是一個不小的大擊。
在罷免權相史彌遠後,趙昀開始掌握南宋大權,而作為一個剛掌握權利的帝王,趙昀自然想有一番作為。
因此在這一年多的時間裡,趙昀還算勤於政務,對於國事都是親力親為,希望能夠光復祖宗基業。
在宋軍入洛之前,趙昀對於主戰派抱有厚望,全力支援鄭清之北伐,可是不想端平入洛,卻以失敗告終。
宋軍損失三萬精銳,只收復開封,大軍敗出洛陽,讓趙昀非常失望。
他原本以為收復中原很容易,可在遭受挫折,發現蒙古人不好打後,內心的態度便悄然變化了。
趙昀心態的變化,鄭清之自然感受到了,而最直觀的感受,就是趙昀對史黨的態度。
在史彌遠死後,臨安的史黨都被鄭清之排擠出朝廷,或者遠離了權利核心,可最近原本被冷落的四木三兇,又再次被趙昀啟用,李知孝更是重新位列宰執之列。
這便讓鄭清之感覺到了危險,黨爭的弦當即就繃了起來。
在這種情況下,鄭清之更加不能放棄開封,便造成了開封守軍撤不回來的局面。
現在南宋內部混亂,沒有一個統一的決策,而趙昀自入洛失敗後,對國事便不怎麼詢問,逐漸把幹勁用在賈貴妃身上。
若不是近些天來,前線大臣接連上書,聲言前線局勢緊張,蒙古正在集結大軍,趙昀今日也不會來政事堂來諮詢國事。
這時趙昀坐在中堂,兩邊站著東府中書省平章政事鄭清之,參政李知孝,西府樞密院樞密使趙範等人,主和兩派大老都在與會之列。
趙昀喝了口濃茶提神,然後詢問道:“近日全子才、趙葵等人接連上書,聲言蒙古有異動,其志不在山東,而在朕。諸位愛卿怎麼看?”
在這些人當中,最急的無疑是最瞭解兵事的趙範,他當即出列道:“啟稟陛下,如今形勢確實危機!據全子才奏報,蒙古在洛陽集結了大軍。若彼只取山東,何須在洛陽集結兵力。陛下,現在軍情似火,臣以為朝廷必須立刻做出應對之策。”
趙昀皺起眉頭,還會說話,李知孝便出列道:“陛下,臣以時下局勢緊張,我朝不該火上澆油,而是應該盡力避免衝突,否則一旦開戰,後果不堪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