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趙泰跑不跑(第1/2頁)
章節報錯
蒙古大軍佔據濟南,擊潰李璮和武仙后,前鋒自濟南入泰安,進入兗州地界,遭受了忠義軍抵抗。
忽必烈見此以一部正面羊攻,主力繞過兗州,自運河而下,攻下了滕州。
如今蒙古大軍位於兗州與邳州之間,下一步是先消滅兗州之敵,還是直撲邳州,便是今天商議的主要問題。
這時侍衛清理了屍體,女人也被趕出大堂,留下一眾蒙軍將領。
兀良哈臺等蒙古人像是什麼都沒發生過一樣,激烈的討論,而楊友、張柔等人,則一時間難以回過神來,都沉默不言。
忽必烈掃視眾人一眼,詢問道:“本王大軍屯於滕州,諸位以後是該圍殲兗州之敵,還是直撲邳州?”
兀良哈臺擔任先鋒時,前往過兗州偵查過地形,那裡情況比較複雜,忠義軍依靠山勢建了很多堡壘和山寨。
這些堡壘和山寨皆是各據險要,不容易攻克,而且打下來也不划算。
趙泰為了預防蒙軍進攻,並未開發運河沿岸的沃土,而是將各個衛所,設立於險要之地。
因此兗州、沂州境內,各個衛所建立的營寨,皆各據險要,而這些衛所建立在險要上,便註定了土地相對貧瘠,缺少收穫。
眼下衛所軍民普遍都是赤貧,這一是因為遷過來的宗族,拋家舍業,抵達衛所後建立山寨,耗費了僅有的家產。
如今他們還在溫飽線上掙扎,沒有什麼積累,可謂一貧如洗。
現在寨子內沒有存糧,蒙古人花費力氣打下來,死傷了軍士,卻得不到糧食和財物,便基本無利可圖。
兀良哈臺率領蒙軍進攻兗州時,遇上了這些衛所,他率領兵馬拔了幾座山寨,損失了幾十名蒙古勇士,可卻只繳獲幾石糧食,還彌補不了,他們的消耗。
雖說死傷不大,但關鍵是打下後什麼也沒有,蒙軍除了洩憤,將寨堡內的男女老少屠戮一空之外,沒有其它的收穫。
貧窮並非是一件好事,可是忠義軍控制的諸多衛所,卻把貧窮變成了一種保護。
因此兀良合臺起身道:“王爺,兗州那邊寨堡林立,看上一眼都頭昏,打破也沒什麼繳獲,我看沒必要攻擊。現在我們既然已經佔據滕州,當直接進攻邳州。”
忽必烈捋了捋鬍鬚,他雖率領蒙軍主力,以泰山壓頂之勢而來,實力遠強於趙泰,但是他心中對趙泰卻依舊有些忌憚。
“放棄兗州之敵,若趙泰襲擾本王后路如何?”忽必烈詢問。
兀良合臺道:“王爺留下萬餘騎兵監視,那些蠻子敢出塞堡,直接滅之。以我蒙古馬軍之力,兗州之敵躲避還來不及,哪裡還敢出來。”
忽必烈微微頷首,心中已經有了決定,不過還是詢問楊友、張柔等人,“你們怎麼看?”
楊友回過神來,“卑職贊成兀良合臺千戶的意見。”
張柔恨透了趙泰,他起身行禮,“王爺大軍進入山東,李璮和武仙皆不戰而逃,卑職現在擔心,那趙泰會不會還待在邳州,他不會已經熘走了吧!”
張柔本來是河北最大的漢族軍閥,如今被趙泰逼得幾乎難以生存。
現在蒙古大軍過來,張柔便想讓蒙古人,把趙泰殺得片甲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