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賓帶著趙泰的書信,並沒有乘船,而是一路快馬加鞭,只用八天時間,就抵達了臨安。

這時他們一行十餘人,帶著趙葵簽發的通關文書,來到臨安城,排隊進入城內。

南方少馬,十多人都是北人打扮,還騎著戰馬,令進出城池的百姓,紛紛駐足觀看。

這時百姓正議論紛紛,前面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傳來,便見一員宋將,領著一隊士卒跑步過來。

那將騎馬來到城門處,在王賓身前勒住戰馬,然後拱手詢問,“可是山東來的王先生?”

王賓從袖口中取出,他在楚州辦理的入境手續,“正是!”

將領接過來檢視,然後行禮道:“樞密相公知道先生到了臨安,特意讓某來迎接!”

王賓拱手,“有勞將軍了!”

當下,兩隊人馬合作一處,直接走特殊通道,進入臨安城,然後直奔樞密院。

樞密院又叫西府,設在行宮西面,三開間的大門,有十多名耀武揚威的甲兵,持矛站在門口。

靖康恥後,衣冠南渡,南宋朝廷以臨安為政治中心,建立了南宋政權,延續宋朝的國祚。

不過臨安城,雖是南宋朝廷所在,但卻並非南宋的都城。

南宋小朝廷為了表示,不望收復北方故土,表示自己是中原正統,臨安的政治地位,始終只是行在,也就是皇帝的臨時下榻之處,以示南宋朝廷遲早要還於舊都。

只是既然是臨時行在,那就無需大興土木,可是臨安城內,宮殿豪宅一樣不少,衙門也修得氣派,都按著汴京的樣式修建,只是小了一號,卻又是一副,打算長期居住的樣子。

這時王賓騎馬,慢行在臨安的街道上,看見城內景色和建築,不禁在內心感慨,“直把杭州做汴州啊!看城內的情況,南方諸公怕是早就忘記了,還於舊都的大願,也不知道這次能不能勸說南宋出兵!”

王賓在汴京待過,看杭州的建築和街道,許多都是按著汴京的樣子來建造,便可以看出,南宋君臣自我麻痺,缺少收復故土的雄心。

這時王賓正憂慮,領路的宋將勒住馬韁,“先生稍後,某先去稟報。”

王賓抬頭一看,已經到了西府,連忙拱手道:“有勞了!”

宋將進去稟報,王賓一行則翻身下馬,等待著宋朝官員接見。

不多時,便有士卒出來,“先生,樞相正在辦公,我領您去偏廳等候!”

王賓自然是聽從安排,當下留屬下照看馬匹,他則領著兩人,跟隨宋軍士卒進入樞密院,來到一間偏廳。

這時,宋軍士卒上了茶點,便匆匆推下,王賓與兩名屬下在裡面坐了將近半個時辰,堂外才傳來幾個人的聲音。

片刻後,門口護兵喊道:“樞密相公到!”

王賓與兩名屬下立刻起身,躬身行禮,待趙范進入廳堂,他當即行禮,“忠義軍節度使趙泰麾下幕僚王賓,參見相公!”

趙範走進來,徑直走到中堂坐下,打量了王賓一眼,才擺擺手,“不必多禮。請坐!”

王賓重新坐下,趙範開門見山,“國瑞派先生來臨安,所謂何事?”

“相公,這是我家大帥的書信!”王賓起身離座,呈上一封書信。

趙範接過書信,撕開蠟封,取出書信觀看。

王賓不待他看完,便說道:“相公,蒙古圍攻開封數月,開封城破就在眼前,我家大帥希望大宋能夠發兵,與他一起進兵開封,擊敗蒙軍主力!”

趙範皺起眉頭,一邊看信,一邊問道:“蒙古人雲集開封,兵鋒正盛,趙國瑞讓朝廷去與蒙古硬砰?”

王賓連忙搖頭,“相公,不算硬砰。那蒙古大軍軍圍攻開封數月,損失也十分慘重。現在正是蒙軍虛弱的時候,我家大帥以為,蒙金已經兩敗俱傷,正是我大宋收取三京的大好時機啊!若是大宋錯失此次機會,今後便沒有這麼好的時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