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軍現在面臨的困境,武關和潼關方向有機會強行突破,卻兵力不足。

河中府兵馬眾多,卻被黃河阻擋,難以直接突破。

趙泰站在大帳中,目光注視著沙盤,想著歷史上各種勢力,如何打進關中之地。

趙泰捋了捋鬍鬚,詢問道:“對面蒙軍把守渡口,我軍難以攻佔浮橋,強行突破。諸位可有什麼建議,助大軍渡河?”

張柔沉聲道:“大王,如果只進攻浮橋,確實難以突圍。臣以為還可以多製造羊皮筏子,威脅西岸,令蒙古分散兵力防守河岸,再一舉突破!”

“這個辦法不錯!不過,黃河寬闊,我們一次渡過去的兵馬有限,而對岸蒙軍騎兵眾多,很容易提前攔截。我們這邊一旦渡河,蒙軍立刻就能發現,並且依靠騎兵機動,在對岸等待。屆時恐怕強渡的兵馬,會陷入惡戰,甚至在沒有支援的情況下,被蒙軍騎兵消滅。”趙泰道:“大家再想想,可還有其它辦法?”

這時王賓道:“大王擔心有理,不過蒙軍現在要防守潼關、武關、蒲津渡,同時又要對付汪世顯,臣以為蒙軍的兵力必然有限。”

雖說汪世顯現在多半隻敢守著城池,不敢貿然東進接應齊軍,但是他們佔據州郡,對於蒙古來說,是一個巨大威脅,蒙軍肯定要集中兵力,將他們消滅。

現在蒙古兵力本就不足,加上汪世顯和諸多世侯歸齊,關中蒙軍的兵力肯定很緊張。

趙泰看向王賓,不禁問道:“先生是否已經有了對策?”

王賓手指沙盤,“若是我們在蒲津渡附近強渡,駐守蒲津渡附近的蒙軍,能夠依靠騎兵進行防守。但若是我們派遣一支兵馬,在這裡渡河呢?臣不相信,蒙軍在這裡也有大軍防守!”

趙泰一愣,順著手指方向看見,卻是陝北一帶。

現在蒙軍既要防止齊軍攻入關中,又要對付汪世顯,兵力肯定不足。

陝北附近的黃河,水流湍急,並不適合大軍渡河,所以蒙軍不可能重兵防守。

現在趙泰集結重兵於河中府,吸引了蒙軍的注意,完全可以派遣一支偏師,從蒙軍防守薄弱的陝北渡河。

若是齊軍渡河,出現在陝北,那麼蒙軍防線便會全線動搖。

趙泰想了想,腦海中出現一段還未發生的歷史。

李自成一片石戰敗後退守關中,清軍便是兵分兩路,一路攻潼關,一路攻入陝北,逼得李自成棄守關中。

趙泰捋了捋鬍鬚,笑道:“若是加上先生這個方案,攻入關中便容易了。”

“大王,卑職願意率領本部人馬北上渡河!”河東降將範用吉上前抱拳。

這些年來北方戰亂疲乏,河南、關中等地人口銳減,而河東一地,山河環繞,地形封閉,受到戰爭的影響比較少。

雖說蒙軍為了逼趙泰決戰,屠戮了河東百姓,但是由於河東世侯歸齊,再加上趙泰迅速出戰,並擊敗蒙軍,所以蒙軍對河東的破壞並不大。

明朝建立時,北方人口因為戰亂銳減,最後從受戰爭影響小的山西遷出大批人口,留下了大槐樹的故事。

現在河東大批世侯投降齊國,趙泰也有意,將一部分世侯和百姓,遷出河東,以便恢復北方各地的人口,同時方便掌控河東世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