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城古井坊!」士卒回道。

忽必烈面露殘忍之色,「本王最恨齊國細作,你們掘地三尺,也要把人給本王揪出來!」

陽泉城,臨

時行宮內。

趙泰正在熟睡,忽然被屬下叫醒,「大王,臣有急事稟報!」

在得知河東諸多州縣,大多起兵反抗蒙古後,趙泰便認為河東之戰,大局已定。

蒙古人派遣使團前往南宋,想要利用南宋來威脅齊國,迫使趙泰從河東撤軍。

趙泰對此一點也不慌,他與南宋多次交手,已經吃定了南宋。

趙泰料定,除非蒙古人在戰場上取得巨大優勢,讓南宋覺得有機可乘,否則以南宋君臣的膽量,應該是不敢進攻齊國。

可若是,蒙古能夠取得巨大優勢,也就不需要南宋出兵了。

面對蒙古方面打出的南宋牌,趙泰是一點不慌。

蒙古出使南宋沒用,他們還能使得招數,便是強攻齊軍營地。

這一點在最近的攻防戰中,也已經證明了,蒙軍強攻只會消耗自己的兵力,同樣無法擊敗齊軍。

現在蒙古人招數用盡,就是拿齊軍沒辦法,而趙泰一出手,就讓河東動盪,蒙古軍糧供給發生危機。

趙泰已經毫不懷疑,河東戰役將會取得勝利。

現在趙泰在等,等蒙軍做出反應。

以他的判斷,面對眼下的情況,蒙古只有兩個選擇。

這第一個選擇,就是在糧食耗盡之前,發起更為勐烈的全面進攻。

對於這個選擇,趙泰一點也不怕,甚至蒙古做此選擇,他睡覺都會笑醒。

若是蒙軍全面進攻,齊軍可以依託工事,消耗蒙古兵力,等蒙軍力竭,再輕易殲滅蒙軍主力。

如此齊國不僅可以輕易拿下河東、關中,還能夠保證北面邊疆十年太平,讓他有時間統一北方,攻滅南宋,一統天下。

蒙古人可能做的第二個選擇,便是承認河東失敗,儘快撤軍回到草原。

如果是這種情況,對於趙泰來說,便有些麻煩。

蒙古主力撤退後,必然會長期威脅齊國北部邊疆,使得齊國短時間內,無法統一天下。

若是蒙古選擇撤退,趙泰的意思是派遣使者與蒙古議和,只要蒙古勢力撤出漢地,趙泰能夠在邊境開埠,允許蒙古商人與齊國進行交易。

齊國和蒙古可以像宋遼一樣,維持邊境和平。

當然,趙泰不會和蒙古認親戚,也不會給蒙古歲幣。

雖說河東戰役還沒結束,但趙泰已經開始思考戰後的事宜了。

趙泰在睡夢中,還想著戰後的事情,卻忽然被房間外的聲音吵醒。

趙泰坐起來,不禁詢問,「什麼事情?」

外面楊友道:「大王,是太原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