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解封后,齊國順利完成春耕。

此時天下各地戰事紛紛結束,蒙齊宋三方都在內政方面發力,意圖增加國力,等待著下次大戰的開啟。

鄴城位於漳水河畔,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是河北最為富庶繁盛的大都市之一,魏王曹操、後趙、前燕、東魏、北齊先後在此建都。

不過現在趙泰所在的鄴城,並不是以前的鄴城,而是臨漳縣。

因為齊王行宮於此,所以將臨漳改稱鄴城。

此時隨著齊王,齊國諸多官員,以及大批軍隊駐紮於鄴城,使得不少士紳和商人,紛紛搬遷的鄴城。

對於士紳和大戶而言,能夠在鄴城獲得一席之地,不僅使得他們能夠更加靠近權力核心,方便獲得更多利益,也是他們向外人展現身份和實力的手段。

商人則完全是看中鄴城的商業潛力,想要從鄴城賺上一筆。

此時,鄴城就像是一個大工地,到處都在動工,新建屋宅和店鋪。

趙泰站在鄴城外,漳水河邊,聽著王文統道:“大王,國子監就建在這一片。”

趙泰微微頷首,“這鄴城並非我大齊都城,今後若是拿下中原,一統天下,孤必然會遷都。因此這國子監要建,但是文院和武院的規模,都需要加以控制,暫時夠用就行,不要耗費太多錢糧。”

王文統道:“臣明白!文院和武院規模會控制在路一級,即便遷都,還可以給地方用。”

這時趙泰正與官員視察,楊友匆匆過來,“大王,臣有急事稟報!”

趙泰看向他,“何事?”

楊友道:“蒙古使團抵達臨安,商議聯合攻擊淮南之事。”

趙泰皺起眉頭,神情嚴肅,“南宋什麼態度?”

楊友道:“還不確定。”

幾個月前,蒙古騎兵縱橫河北,屠戮了數座齊國州縣,給齊國造成了不小的損失。

不過由於趙泰重兵駐紮於河北,再加上蒙軍馬軍難以攻打堅城,所以並沒有動搖齊國在河北的統治。

在黃河解凍之前,蒙古騎兵擔心被困在河北,便匆匆撤回河南。

這次蒙古出使南宋,希望聯合南宋進攻淮南,趙泰稍微一想,便知道其中緣由。

那便是蒙古大軍,吸取了前幾月的經驗,想要彌補蒙軍攻城的短板,拉宋軍來攻堅城池。

屆時蒙軍騎兵圍住城池,阻止齊軍救援,宋軍猛攻城池,淮南除了幾座重兵駐守的大城他們難以攻下外,一般的縣城肯定都會被他們拿下。

如此一來,黃河解凍,他們也不用匆匆撤退,而是可以從齊國手中奪下淮南。

想到這裡,趙泰神情凝重起來,“讓細作繼續監視,孤要知道蒙古使團的一舉一動,還要知道南宋的態度。”

蒙古派遣使團,勾結南宋,讓趙泰感到危機,沒心思繼續視察,他沒轉一會兒,便返回了鄴城。

蒙古與齊國為敵,而南宋作為一個大國,也不是趙泰能夠控制。

因此蒙宋最後談成什麼樣子,達成什麼條件,趙泰暫時很難干預。

現在趙泰能夠掌控的只有齊國,如今對付蒙宋,最主要的辦法,還是提升齊國的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