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璮最近一段時間並不好過。

淮南之戰,他損失了近四萬人馬,近半的軍隊丟在南宋,令他元氣大傷不說,也讓他在益都軍民中的威望一落千丈。

這讓李璮非常苦惱,想要向蒙古申請,減免賦稅,以便撫卹,卻遭到窩闊臺的訓斥。

李璮一打聽,才知闊端過河拆橋,把淮南戰敗的責任,都推到他的身上,說是李軍先潰,導致大軍戰敗。

這讓李璮覺得很冤枉,他就想經營山東,擁兵自重,根本不想打仗,當初要徵宋是闊端的主張,是闊端逼著他南征宋國。

現在吃了敗仗,闊端又推卸責任,蒙古還要正常徵稅,讓李璮十分不滿。

另外,蒙古人還藉口他損失慘重,沒能力抵禦金兵,讓原本駐軍大名府的張柔,代管濟州、東平、兗州、滕州、邳州,把整個山東西路,大半州縣都給了河北軍閥。

這讓李璮內心,有些惶惶不安,不過卻也沒有任何辦法。

益都行省都督府,設在原金國的州府衙門,大門三開間,門口十多名甲士站立著,威風凜凜,尋常百姓都不來這裡,府邸前的街道,幾乎看不到人影。

這時從府邸內走出一人,騎上拴在府邸前的馬匹,賓士一陣,來到不遠處的酒肆裡。

他匆匆進入酒肆,來到樓上雅間,將門推開,李鍾權立刻笑臉相迎,“楊將軍!好久不見。”

來人正是楊友,李鍾權來到益都,想到這位曾經的上官,便託人到揚府送信,請楊友見上一面。

楊友知道李鍾權被趙泰俘虜,聽說他突然到益都,以為是趙泰要找他,便匆匆趕來相見。

楊友臉上尷尬地笑了笑,試探問道:“鍾權,你不是被金軍俘虜了嗎?你這次過來,是特意來找我?”

趙泰俘虜楊友後,讓他當著一名蒙古人的面,殺死了駐守邳州的蒙古守將。

現在那名目睹他殺人的蒙古人,還在趙泰手中,趙泰要整他,只需要把那蒙古人放回蒙古,他就是死路一條。

因為被趙泰抓住把柄,楊友回到益都後,內心始終不安,就怕趙泰一疏忽,讓那蒙古人跑了。

這讓他有時候,做夢都會被嚇醒。

李鍾權解釋道:“楊將軍,我確實被俘虜,而且投降了金國山東西路宣撫副使趙相公。我這次過來,是想請楊將軍幫忙,讓我見一見大帥,替趙相公給大帥送一封書信。”

楊友捋了捋鬍鬚,內心有些疑惑,這個李鍾權似乎不知道,他也早就投靠趙泰的事情。

“既然是你找我幫忙,那我給你安排。”既然是趙泰派來的人,楊友自然會幫忙。

李鍾權有些意外,他本來準備費一番口舌,再送些禮品,不想楊友還沒坐下,就已經答應了。

“哎呀,這真是太感激將軍了。”李鍾權連忙招呼道:“楊將軍請坐,我敬將軍一杯。”

當下兩人坐下,李鍾權給楊友倒酒,楊友在酒席上,對李鍾權瘋狂試探,可是看他的反應,似乎確實不是來與他接頭的。

“難道趙泰把我忘了?”楊友有些心不在焉,喝了幾杯後,便告辭離開,前往都督府邸。

既然李鍾權不知道他是趙泰的人,那楊友也沒有表露身份。

畢竟,這種事情,少一個人知道,他就多一分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