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泰捋了捋鬍鬚,李璮在山東頗有勢力,而且紅襖軍餘部對山東也很有影響力。

若是能夠把李璮逼反,趙泰或許能夠乘機殺入山東。

這裡確實是一個好地方,有眾多港口,不僅能夠從海上獲得漁、鹽資源,還能夠用於海外通商, 甚至打不贏,還能躲在島上苟一苟,可以說是好處極多。

當年齊國依靠山東漁鹽之力霸於中原,趙泰若得此地,好好經營,定能成就一番大業。

現在蒙古人在山東的兵力其實並不多,只是趙泰不敢碰。

因為就算他能拿下山東,蒙古大軍南下也很難守住。

山東北面是河北,一馬平川, 他前腳剛佔據山東,後腳蒙古人幾十萬大軍壓過來,他根本站不住陣腳。

這樣他便只能再次退回黃河以南。

在睢寧站住腳後,趙泰的下一個目標就是山東。

這個問題讓趙泰十分苦惱,他思考過後,只有一個大概的方略。

在奪取山東後,想要站穩腳跟,擋住蒙古人反撲,可以讓軍隊進入沂蒙山區立寨,同時在山東沿岸的海島建立營地。

這樣一來,蒙古人反撲,他便可以守山、守島,讓蒙古人的騎兵優勢無法發揮。

蒙古人的大軍,攻山不利,拿海島又沒辦法, 長期駐紮又耗費軍糧, 長久必然糧盡而退。

現在蒙古帝國以劫掠為主,沒有建立完善的後勤體系,他們不能將大軍長期放在山東,時間一久,便只能北撤。

不過,要實現這一點,那就要做到,在山寨和海島上儲備足夠的糧食。

海島可以依靠海運補給,沂蒙山區就得靠山東百姓的支援。

金國在北方的名聲並不好,他們統治下的山東地區,起義就沒間斷過。

趙泰以金軍的身份,進入山東的話,很難得到當地百姓的支援。

楊妙珍和李璮盤踞山東多年,在山東百姓中有些聲望,若是能夠策反他們,那麼進取山東的計劃就可能實現。

趙泰這次來海州,除了來視察捕鯨,其實還有一個目的,就是探查山東的海岸線,看看能否陸地和海路配合奪取山東。

這時他觀察一陣, 便囑咐孫禮道:“等會兒, 你讓李鍾權過來, 我有事情要吩咐他!”

孫禮點點頭,“相公且去休息,我告知李鍾權!”

當下,趙泰離開碼頭,來到東海鎮,住進了孫禮安排的宅子。

這時他剛吃了點東西,李鍾權便來到趙泰身前,“相公!”

趙泰招呼他坐下,“鍾權,你曾經在李璮麾下效命,我現在有件事情,想讓你去,你可願意?”

李鍾權剛坐下,又站了起來,“相公儘管吩咐!”

趙泰笑道:“你無需緊張!方才的事情我看見了,海州的李軍確實無心交戰,而我也不想與李璮交手。因此我想派你,攜帶我的書信去趟益都,面見李璮,同他達成秘密和議。我們雙方之間,保持默契,做做生意,豈不美哉?”

李鍾權聽了趙泰的話,眼前一亮,他一直覺得打仗挺沒意思的,不如一起搞錢。

他在海州被俘,還有親人在益都,若是能夠說服李璮和趙相公秘密議和,對他也有莫大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