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王文統的提醒(第1/2頁)
章節報錯
睢寧縣宣撫副使行轅內,趙泰拉著王文統走進院子,在石凳上坐下來。
趙泰沒有想到,桀驁不馴的王文統,在自己沒上門三顧茅廬的情況下,他自己就跑來毛遂自薦了。
這與當初趙泰出次見他時,形成了鮮明的反差。
趙泰原本以為還需要一段時間, 才能讓王文統歸心,不想這廝居然投得這麼快。
這到讓趙泰心裡有些落差,懷疑這廝是不是歷史上那個王文統,到底有沒有兩把刷子。
人就是這樣,沒得到是心裡想,得到之後, 便又開始挑起毛病了。
這時兩人坐下,趙泰讓屬下泡了一壺茶,親自給王文統到了一杯, 隨口說道:“先生願意為我效力,我是如得一臂,如魚得水。只是,我有一事不明,先生為何忽然改變主意啊!”
王文統知道自己主動投靠,有些掉身價,可這個世道,人才難得,名主更是難求。
作為一個北方漢人,想要一展心中抱負,實在是比較困難。
南宋那邊沒有進取之心,很難一統天下,投靠他們只能偏安一隅,難以實現心中的野望,無法展現自身才能。
北方的漢族軍法不少, 可是據王文統的觀察,卻沒有幾個有雄心壯志的。
據他以前瞭解, 就一個李全頗有野心, 可是他卻死了。
至於金國和蒙古,那都是異族,是最後無奈的選擇。
這些年王文統其實一直在尋找,能夠輔佐的物件,而他這些天對趙泰的觀察,讓他欣喜的發現趙泰是個不錯的潛力股。
王文統微笑的看了趙泰一眼,“正所謂擇木之禽,得棲良木,擇主之臣,得遇明主!相公問餘為何改變主意,不如問,餘為何選擇相公。”
趙泰眉頭一挑,王文統這話有水平,既能不讓自己難堪,又能變相拍拍馬屁。
趙泰決定給他這個機會,配合問道:“哦,不知我是如何吸引先生的?”
王文統站起身來,負手對著趙泰,“其一,相公自徐州來, 饑民相隨,說明相公有明主之德,受百姓信任。其二,相公入城後,不立刻整頓睢寧,而是等宋援到來,先給軍隊發餉,而後與軍隊約法三章,說明相公有明主之智,謀定而後動,不魯莽行事。其三,軍士犯法,相公立殺之,秉公執法,說明有明主之殺伐果斷。最後一點,相公手握錢糧,不立刻招募兵丁,壯大實力,而是恢復睢寧城的秩序,樹立規矩,同時賑濟饑民,說明相公懂得收攬民心。如今相公賢名在外,四野百姓爭先投靠,相公再豎旗招兵,所得之兵皆因相公而來,更是神來之筆。”
“哈哈哈~”趙泰聽他這麼一誇獎,心中著實舒坦。
這王文統之語,其中雖有馬屁,可是他所說之言,卻與趙泰的想法基本一致。
這讓趙泰可以肯定,這個王文統,多半就是歷史上那個被忽必烈殺的倒黴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