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相,蒙古人怎麼知道我在臨安?”趙泰眉頭緊鎖,隨即又自答道:“看來史黨同蒙古人已經勾結在一起了。”

鄭清之雖然當上宰相,但是在臨安卻沒有什麼勢力。

因此史彌遠的動作,包括他與闊端會面,鄭清之都難以得到訊息。

鄭清之神情凝重,“這應該是史彌遠利用蒙古人,向本相施加壓力,不過他以為這樣就能夠讓本相屈服,也是太小瞧本相了。”

趙泰卻道:“恩相,史彌遠這不僅是向您施壓,同時也是在向官家施壓啊!”

聽了趙泰的話,鄭清之愣了下,神情隨即嚴肅起來,他現在與史彌遠徹底決裂,沒有後路可言,無論史彌遠怎麼施壓,他都會頂住,可是趙昀呢?

南宋的皇帝有個毛病,常常在戰、守、和上舉棋不定,每個方法都嘗試,卻又不肯花大力氣,稍微遇見挫折,就會改弦更張。

趙昀畢竟是個年輕皇帝,而且能力不算出眾,現在沒遭受挫折和壓力,還有一定雄心,可是一旦面臨挫折和壓力,便極有可能改變現在的主張。

歷史上在端平入洛前,趙昀可謂是信心十足,雄心勃勃,可在端平入洛失敗後,立刻就被打沒了雄心壯志,再無進取之心,轉而重用賈似道求和。

鄭清之聽了趙泰話,深以為然,“不過,本相這裡沒有問題,關鍵是官家能不能頂得住壓力!”

趙泰道:“看蒙古人的意思,如果朝廷不答應他們的條件,蒙古極有可能在邊境挑起事端,甚至發動一次進攻,來給朝廷施加壓力。屆時如果前線戰敗,或者戰局不利,史黨肯定會攻擊恩相,而官家也有可能改變主意!”

鄭清之微微頷首,“史彌遠著實可惡,他這是勾結蒙古,來達到復出的目的!”

史彌遠下野後,鄭清之主政,他興奮了一段時間,可是史彌遠畢竟掌握朝廷二十多年,他一出手,立刻就讓鄭清之變得岌岌可危。

趙泰沉聲道:“恩相要儘快,通知前線邊帥,讓他們提前做好準備,另外下官也會盡快反回金國,至於蒙古使團這邊,則能拖多久,便拖多久!”

現在史彌遠失去趙昀的寵幸,他要重新上臺,便必須讓趙昀意識到,選擇鄭清之是錯誤的。

而如何正明這一點,最好的辦法,便是利用蒙古給宋朝施壓,一旦宋朝遭受損失,他就可以攻擊鄭清之,推翻聯金抗蒙,重新回到政治舞臺。

鄭清之聽後,點了點頭,意識自己的處境,並不樂觀。

這時他看了看桌上擬定的條款,拿出大印蓋好,然後交給趙泰,“國瑞,你帶著條款,速回汴京。河南地處中原,向北威脅河北,向東可攻擊山東,向西可進取關中!如果蒙古人想利用軍事威脅本相,只有從山東南下兩淮,或者從關中攻擊漢中。你要向金國皇帝,說明本相的情況,屆時可屯兵邊境,緩解本相的壓力!”

蒙古人居然向宋朝索要趙泰,讓趙泰內心感到一絲不安,他很不喜歡,這種自己命運被別人控制的感覺。

這也是他不願留下給鄭清之當幕僚的原因。

因為就連鄭清之,其實也掌握不了自己的命運,只要聯金抗蒙遭受挫折,趙昀頂不住壓力,鄭清之便隨時可能被賣掉。

趙泰當即抱拳,“恩相放心,如果蒙古人以軍事威脅恩相,一旦他們南下,我便率軍側擊蒙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