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萬事俱備

騎陣成建,操訓才算步入正軌。

騎陣五旗,五位旗總,除卻張秦唐和時冉昱外,上官陸不得不在操訓結束,利用夜晚,同範、林等六位教習一道,將鷹陣、龍龜陣、六獸陣詳細傳授於宋、刑、段三位教習。

至於龍、鳳二陣,暫不在傳授之列!

騎陣軍卒的軍陣傳授,也僅限於鷹陣和龍龜陣。

軍陣操訓枯燥而乏味,期間不得不摻雜騎術和騎射之術及其他操訓內容,以提高操訓成效,為此,上官陸接連拜訪半仙三人,苦口婆心艱難說服三人,使得騎陣操訓不受任何因素干擾。

騎陣丁旗旗總刑浩然、戊旗旗總段虎,上官陸對這二人並不陌生,準確的說還曾是並肩殺敵的袍澤。

經年前,上官陸主動請纓成為襲殺灰熊金氈部真神奴隸的五羊死士,刑、段二人也在其中,雖不在一列,卻也彼此打過照面。

可以說,為了騎陣儘快成軍、為了騎陣達到預期目標,半仙、張監、白典三人那是費盡心思。

騎術、騎射之術增入操訓範疇,騎陣校場也隨之擴大,軍卒篷帳向外挪移超三十丈。

騎陣操訓,就算面對半仙、張監、白典三人的質詢和不解,上官陸堅持己見力排眾議,毅然對騎陣軍卒進行操訓比校淘汰制。

初始,的確是怨聲載道,怒叱謾罵之聲更是不曾有片刻停歇,但當操訓成果出來後,所有的質疑、所有的反對,所有的汙言穢語、所有的冷眼旁觀,瞬間煙消雲散,消匿於無形。

自此後,上官陸腦海裡只容得下兩件事:操訓和修習,特別是在和長蟲深談後,彼此印證,修習自然是日漸精進,一日千里。

“入流養身、決定蘊魂、先天育神!”

“武者修習,皆入流蘊養經絡、竅穴,絕頂武者滋養骨肉,先天武者蘊魂育神。無他,武者體內行力積蓄如滴水成海般,耗費曠日持久不說,其中的艱辛和煎熬,事非經過不知難成如容易卻艱辛!”

“相較於他人,我體內五行行力之充沛,得天獨厚!”

“師父曾言,斗門修習皆以五行陰陽而論之。”

“身之五行,為金肺、木肝、水腎、火心、土脾五臟,臟腑五行,若視為大腸金、視膽為木、視腎水囊為水、視小腸為火、視胃為土。這些同為腹髒之器?為何···”

“難道是我此前所想,皆有失誤?”

“髒為陽、陰為腑?不、也不全對!”

“肺金為陽中之太陽、肝木為陽中之少陰、腎水為陰中之少陰、心火為陽中之太陽、脾土為······”

“如此···當真是髒為陽腑為陰?”

“不對···不對···”

“同為臟腑,亦分五行陰陽,該當是陰陽大五行,也是陰陽小五行,同為五行,合為五行!”

······

校臺上,修習入定陷入內視狀態的上官陸,五感清明思維敏銳,腦海中這些年所看到、所聽到一切有關修習、行意的典籍和教誨,歷歷在目言猶在耳。

借鑑、印證,以完善自我修習。

武者修習本就因人而異,閱歷、學識、積澱的差異決定思維和理解的異同,修習之路自然不盡相同,前輩先賢已有的經驗,對後人而言只能是一種借鑑和參考。

至此,經過長蟲點撥後的上官陸,才算是真正徹底走出屬於他自己的修習道路。

人之臟腑,髒為陽、腑為陰,肺、肝、腎、心、脾為陽五行,大腸、膽、腎水囊、小腸、胃亦為陰五行,此乃大五行陰陽,無論是五臟還是五腑亦有小五行陰陽。

五臟而言,其左陽右陰,上則為陽下則為陰。五腑而論,其上為陰下為陽,實則為陽虛則為陰。

上官陸絕非心血來潮一時興起,而是厚積薄發下的深思熟慮,坐言起行當即行動起來,自陰陽五行中嘗試分裂行意種子,以龜速進行遷挪,肺金至大腸、肝木至膽、腎水至腎水囊、心火至小腸、脾土至胃。

深植五臟中的行意種子分裂,那是怎樣一種感受?

疼···

痛···

那種源自靈魂深處,撕心裂肺歇斯底里的疼痛!

上官陸幾度崩潰,差點沒堅持下來,幸好在陽金、陰金分裂出來移至大腸後,金行臟腑之間瞬間彼此交融,形成一種微妙的平衡,這才稍有緩解,給了他以喘息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