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羽谷關—攻守關戰(上)(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三十七章:羽谷關—攻守關戰
開元歷4338年、神雀歷368年,季冬下旬二十五日正午,莫日根領謌克十萬大軍抵達羽谷關,開啟謌克南征神雀的戰爭序幕。
謌克依舊是大軍未動三騎先出,一支支百夫長所領百騎遊走如蛇,弓弦拉至滿月,待機而發,一旦發現守關軍卒身形露出垛口,箭若流星一閃而逝,箭無虛發矢矢奪命,給予關牆上守軍無形壓力的同時,進一步試探羽谷關防守虛實。
韃子三騎兵力看似不少,卻始終維持十丈內一支百騎且來去如風,同羽谷關牆的距離也維持在三十丈左右,盡在發現戰機後才會有騎長統領十騎急速靠近,殺敵後迅速返回,縱然地面積雪溜滑,韃子騎兵依舊能夠操控自如,整齊劃一,精湛騎術可見一斑。
角樓,周斌安認真觀察著關牆下韃子動態的同時,腦海中始終盤旋著有關魏鵬對韃子的描述,逐一印證並暗自對比兩軍戰力,也在苦思三騎應對之策,卻遲遲難以作出決斷。
其實,說起來並非周斌安優柔寡斷,而是韃子對戰場節奏掌控和戰機的把握,太過精妙,攻擊距離的選擇,大型軍械是高射炮打蚊子,箭樓弓弩手卻又是有心無力。周斌安深感無力的同時,更加認同魏鵬的說法,對羽谷戰事的勝敗,也不復此前那般自信。
羽谷北,韃子中軍。
攻城軍械經工匠指使大量奴隸馬不停蹄組裝下來,也已安裝完畢,開始有序分發和攻關前最後的準備。
莫日根已做好大舉攻關前最後的準備,可週斌安還在為關牆前奔走如飛的韃子三騎頭疼,畢竟倘若任由韃子如此肆意攻擊,關牆上好不容易聚攏起來的那點士氣將會因此消磨一空。
“都督,挑選善射武者,配以硬弓,或可應對。”
聞言,周斌安那是兩眼放光,畢竟魏鵬的提醒太及時了,就是他翹首以盼的甘霖啊,不由轉頭看向身後的魏鵬,投去感激的目光,也就只有在五羊同韃子廝殺出來的魏鵬,才清楚如何應對韃子的攻勢,內心不禁暗暗告誡自己,今後羽谷戰事要多垂詢魏鵬的意見。
武者,在神雀軍伍中相當罕見,但在如今的羽谷關中可並不缺乏,畢竟此時的羽谷關內,彙集了神雀最精銳的諸多兵馬。
“傳令,尋常弓弩手不得擅自射擊,交由武者射殺,殺敵五人者,可抵一斬首之功,本都督親自向吾皇為將士奏報軍功!”
“咚、咚咚、咚咚咚···”
十八名赤裸著上身,露著那力量感十足的腱子肉,在他們看到角樓打出旗語,立即揮動雙臂敲響九面磨盤大的戰鼓,將軍令傳達至羽谷關每一個角落。
神雀乃至夏族,殺敵軍功同斬首軍功截然不同,殺敵是殺敵、首級是首級,畢竟不是每一場戰事都能夠容許士卒從容砍下敵軍首級以做軍功。
戍邊軍卒自不必多言,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殺敵十人不過一斬首之功,軍卒方可憑功升為軍士,可都指軍系呢?同樣的戰功,足可使軍卒擢升至伍頭,倘若有敵軍首級,僅一顆,不僅可擢升至伍頭,甚至還有最少五十兩銀錢的獎賞。
周斌安一句殺敵五人者抵斬敵首級一顆,守關將士焉能不心動。
傳令不足盞茶工夫,羽谷關一主四甕五座關牆上弓弩手便已調整完畢,武者手持硬弓爭先恐後專伺射殺縱馬賓士至關前的韃子,羽箭破空聲此起彼伏,好不熱鬧,出現傷亡後的韃子三騎再也不敢肆無忌憚衝至關牆下射殺守關將士。
儘管一切準備妥當,但莫日根並未立即發起進攻,反而不斷增派三騎出陣,就這樣,自季冬二十五日起,接連三日被交戰雙方射出的羽箭射走。
直至二十八日清晨,天色微亮,紛紛揚揚飄零多日的雪花突然消失,呼嘯而來的北風愈加凜冽,刺骨的寒意讓所有人都不自覺裹緊袍子縮起脖子。
韃子大批探騎、遊騎、巡騎催動戰馬走出營地。
奴隸們開始清障,大量攻城軍械在奴馬的拖動下向南移動。
謌克為這場攻奪羽谷的戰事當真是傾盡一族之力,攻城軍械的陣容更是前所未有的豪奢和震撼。
參天雲梯整整七十五座!
攻城樓十八座!
蜂窩床弩近五百架!
床座機弩八十架!
大型機弩不計其數!
大雪雖無,但地面上卻是齊腰深的積雪,看著韃子這些攻城軍械的挪移方式,不知是驚歎於莫日根的睿智還是機敏,連續三日按兵不動,為的便是這漫天大雪,厚厚的積雪不僅不是阻礙和麻煩,反而成為一大助力。
所有大型軍械底座下方皆墊著白楊做的木板,每日向南移動些許,不至於被大雪掩埋,每日大量三騎在大營、軍關之間來回奔走,積雪早已在馬蹄踩踏下成為厚實的凍雪,因此才能夠讓這些龐然大物在積雪上順利滑動。
這幾日,周斌安不說提心吊膽,那也是坐臥不安,不僅親自鎮守於角樓晝夜不離,時不時還總會親自趴伏在垛口,檢視韃子動靜,這次看到北方那巍巍壯觀的攻城軍械長龍,瞬間倒吸一口氣,更是臉色大變,心神震盪。
暗自驚歎,道:“荒蠻之徒,何來如此精良的攻城器械?”
羽谷關修葺關牆厲兵秣馬為的不就是今時今日,儘管周斌安內心無比震撼和擔憂,卻也清楚眼下最緊要的是什麼,臨戰而氣盛、遇敵而不紊。
因為他是羽谷關守關主將,不僅一身榮辱繫於此戰,而且身後便是京邑,是皇城,是對信任有加甚至還有知遇之恩的昌晟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