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朝堂決議(下)
章節報錯
第十五章:朝堂決議
宋朝來宋學士緩緩起身,行至昌晟皇身側,恭恭敬敬行以覲禮,聲音肅然,道:“稟吾皇,韃子以騎成軍、以騎縱橫北荒,鐵蹄之微不容小覷,其長在於城外曠野之地。凡戰,當以己之長攻彼之短,吾朝軍伍當不可與之野戰,據城池關牆而戰,不斷消耗其戰力。”
隨著眾人轉移過來的目光,宋朝來的語氣也低沉了幾分,道:“謌克狼子野心,連年攻打五羊軍關,用意不言而喻,意圖染指這大好河山,將之變成縱馬遊牧的草場。”
“謌克世居北荒,飲食同吾族迥異,一應軍需皆可付於馬背隨軍而動,無糧草補給之患,騎兵自五羊至羽谷沿官道疾行,就算半速行軍日行八十里,不足八十日便可抵達羽谷關,羽谷若失,京邑將再無一關、一城可守,謌克大軍長驅直入兵鋒直指京城。”
“八十日,各郡都指援兵不足以盡數趕抵京城,而羽谷關怕是也難以修葺完畢,因此五羊關才是關鍵,必須為羽谷關修葺、各郡都指援兵抵京贏取時間,如若不然,京城危矣!”
言畢,眾人也明白了宋朝來的深意,特別是昌晟皇,若有所思,顯然已為宋朝來所說動,正欲開口之際,一直察言觀色時刻關注著他的兵部尚書郭盛率先開口,道:“宋學士言過其實了吧,眾所周知,謌克縱容各部於吾朝北境肆虐,乃此族傳統,謂之曰:‘狩獵打垛’,在他們這等卑賤之人眼中,劫掠財貨才是首要吧。”
以石激起千層浪,眾都督及幾位學士無不怒目而視,宋朝來一臉索然,眼眸深處是難以掩飾的失落和鄙夷,馬文昌馬學士一臉憤慨,正與開口反駁,卻被東淵閣大學士馮建旭搶了先,厲聲駁斥道:“郭尚書,今日之前,不知是何人言之鑿鑿,謌克攻打五羊乃循例狩獵之戰,如今五羊岌岌可危關破只在旦夕之間,不知該作何解釋呢?”
郭盛被馮建旭犀利的言語反駁的無言以對滿臉騷紅,徐向召看到他求助的眼神,出言打著哈哈和稀泥,道:“馮老哥,事已至此,我等當同心戮力,何必無為爭執呢!”
馬文昌臉上怒意更盛,正當他開口怒罵時,卻被宋朝來以眼神制止,雖不解其意充滿疑惑,還是選擇相信宋朝來,靜觀其變。
華文殿大學士鄭坤、文淵閣大學士李秋相鄰而坐,一個是母郡媧氏、一個是理郡耳氏,自如承宣宮便不動如山極少表態的他們也在此刻露出譏諷、慍怒之色,彼此對視,看懂了對方眼神中的意思,頷首示意並未多言,只是看向郭盛、徐向召二人的目光多了幾分審視,特別是最後對昌晟皇的那一撇,更是意味深長。
昌晟皇始終眼觀鼻、鼻觀心,一副深思模樣,工部、禮部兩位尚書的動作反倒是整齊劃一,在宋朝來開口的那一瞬間,垂下頭,閉目假寐。
中、左、右三軍都督府左右都督,皆向宋朝來投去感激的目光,至於郭盛、徐向召二人,看向他二人的眼神,充滿無可抑制的殺意。
承宣宮一角,神雀王朝權柄最顯赫的幾位,神情各異,可不就是神雀朝堂的一個縮影,也就在這片刻間,眾人皆在他人無從察覺的背後,手法獨具匠心完成隱秘交流。
良久,似是昌晟皇終於發現無人言語,這才緩緩抬頭,聲音略顯沉重,道:“宋卿所言,事涉軍伍戰事,幾位都督怎麼看?”
話音未落,昌晟皇徵求般的目光已投向盤坐在對面的幾位都督。
中軍都督府左都督錢哲爍稍正了正身子,迎著昌晟皇的目光,緩聲回答,特別是最後一句,語調低沉了不少,道:“稟吾皇,五羊關由左軍都督府轄制,羽谷關則是右軍都督府轄制,此事···還是由左、右兩郡都督府來說吧,不過以末將看來,宋學士之言,頗為中肯。”
“周都督,你來說說。”昌晟皇臉上並未看到失望之色,點頭示意的同時,直接點名他頗為倚重和信賴的右軍都督府右都督周斌安。
周斌安隨即起身,見禮後朗聲回道:“稟吾皇,五羊關至羽谷關有三條官道,若為敵軍所用,雖兩關相距近萬里之遙,騎兵所需的確不過一季,況且,羽谷關廢置多年荒廢已久,修葺羽谷關···”
周斌安臉現難色,還是在昌晟皇鼓勵的眼神下,如實道出內心所慮,道:“修葺羽谷關絕非一朝一夕,就算有吾皇親自下旨,以工部營繕司,以營繕司之能,怕也是曠日持久,非短期內可完成。”
昌晟皇只是微微頷首,依舊沒有表態,隨即眼神移向左軍都督府左都督付騰釗。
左都督付騰釗隨即起身見禮,神色凝重,沉聲道:“稟吾皇,左軍都督府轄制五羊關,因此對關外謌克敵軍稍有了解,謌克人生於馬背、長於馬背,戰馬於他們而言情同手足,別具一格的飼養方法及獨特的馬種,致使各部青壯胯下所乘馬匹堪比吾朝器軍營所供軍馬,戰力不凡,的確不容小覷。”
昌晟皇目光隨即望向工部尚書範堯錦緩聲問道:“範愛卿,列為卿家所言,羽谷關修葺時日乃是關鍵,工部營繕司需要多少時日呢?”
工部尚書範堯錦在六部尚書中是個特例,不是以氏族之力、不是以投機鑽營、不是以投機取巧,純粹是因為那一手技藝,遊魂出身將近百年都在工部,從一個匠徒一步一步走到現如今工部尚書的位置,朝臣中算不得特立獨行,卻也是最獨特的一人。
“羽谷廢棄多年,年久失修,就算是物料充盈,人手足夠,修葺完畢具可戰之能,還有精密機括,最少百日,具體時日,需下官親臨羽谷實地查驗後,方可判定。”
範尚書一句話,算得上一錘定音,朝堂必須向五羊派出援兵,撥發糧餉、軍械、軍備以保證五羊具備一定戰力,給羽谷關修葺爭取時間。
郭盛作為兵部尚書,更是一向以昌晟皇忠僕自居,從他的角度所慮,昌晟皇並不願向五羊關送入銀錢,糧草、軍械足以,正欲起身駁斥,被昌晟皇一個眼神制止。
“潘尚書,秋糧將下,王郡、荒郡稅糧不必押解入京,王郡司、荒郡司協助兵部及左軍都督府,將所有秋糧送入五羊關。”
“王郡、荒郡兩郡布政司今年所收稅銀盡數送往五羊關,以抵軍資。”
“兩郡布政司自接令始,速送庫中鹽、鐵、鍊金入五羊。”
“王郡幽谷州、荒郡五羊州,兩州都指司,接令即刻為五羊關各籌出五千可戰兵卒,且必須是健壯之士,限時十日內送入軍關。”
“稟吾皇,兩郡···”
郭盛聽到昌晟皇將兩郡之稅糧、佈政稅銀全數送入五羊關,似是忘記了剛剛昌晟的警告,欲出言勸阻。
昌晟皇對於郭盛不做理會,凜厲眼神打斷,看向六位學士緩聲道:“五羊鏖戰已久,想必軍械耗費良多所存不多,時不我待,不管是自荒郡都督府軍庫調撥還是王郡都督府軍庫調撥,怕是來不及了,本皇欲啟亥庫,以助五羊,可否?”
“無異議!”
“無異議!”
“無異議!”
······
馮建旭等六位學士異口同聲出言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