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章:皇使抵關

整整小半個時辰,軍議廳內迴盪著宣召使郭盛郭大人那時而激情澎湃、時而憤慨斥罵、時而感傷緬懷、時而喟然長嘆的聲音。

此後,郭盛仿似剛才將所有話語一次性說完,白典、張監、半仙······等人的戰情通稟,不言語、不表態、不動容,化作一個純粹的看客,又似一個活生生的泥塑。

軍議結束,郭盛便一直駐留在白典為他專門準備的房間內足不出戶,就連白典等特意為宣召使一行準備的宴請,也是接連婉拒,直言軍關儘快提交有功將士名冊,以便他這位宣召使早日回京,向翹首以盼的昌晟皇復旨。

郭盛這位宣召使是一副不理世事全憑軍關為主的態度,可隨他而來的那些將校、士卒,沒有一個人閒著,終日不是在關內遊蕩,便是藉機同五羊軍卒攀談。

戰功統計,軍關交由左軍都督府及奏報朝堂的明細和內容,可不是此前白典、半仙、張監三人在關內所統計的那般,儘管早有準備且輕車熟路,可面對郭盛接連不斷的催促,還是有些手忙腳亂。

是日深夜,郭盛心腹謀士,也是此行宣召使入關隨扈參將,中年模樣,一貌不驚人雙眼卻異常明亮而睿智,怪異的是,一眼看上去又給人一種陰翳的感覺,緩步來到郭盛身側,附耳低語道。

“主子,已經查明,此番五羊能夠擊潰謌克敵兵,並非如奏報所言那般,精心謀劃多日佈局,藉以天時迫使謌克撤兵。實乃一衛正率騎兵出關主動出擊,先是出其不意殺入大營,在謌克大軍尚未反應過來前又闖出大營揚長而去。此後這支騎兵去向何處、作何安排不得而知,南關正是在翌日險些被謌克攻克,南關攻防戰持續半月,半仙突令安北大軍出關,可當大軍衝破謌克大軍拼死攔阻,抵達大營時,謌克大軍早已人去營空,整個大營也陷入一片火海。”

······

“如此說來,五羊戰事的關鍵,在於一小小衛正?”郭盛目光復雜盯著自己這位心腹,一臉不可置信,出言確認道。

“是的,主子!”

語氣肯定,迎著郭盛疑惑的目光,中年漢子補充道:“五羊關轄下血狼軍衛衛正上官陸,據說還是較校天傑者,也正是此人說服王軍都指援關大軍,連同血狼司寨邊卒一舉奪回五羊北關。此後不知為何,在白典務幾人的鼎力支援下,組建五羊騎兵,並任騎陣陣總,率騎陣主動出關,五羊關頹勢這才得以逆轉,甚至最終擊潰南關外謌克大軍,逼其退入君山返回北荒草原。”

儘管中年漢子說得相當詳盡,郭盛還是一臉疑惑,短暫思索後,低聲吩咐道:“詳查這個邊軍衛正的底細。”

郭盛,乃至他身邊所有人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白典、半仙幾人是一清二楚,卻並未放在心上,僅以為是郭盛身為宣召使,想從各個方面印證軍關所遞呈的軍功將士名冊,回京後向昌晟皇稟奏,也有實可奏。

畢竟,一個軍功將士名冊奏表,已經夠他們忙活的了。

戰事前前後後持續近一年,其中還有王、荒兩郡都指援關大軍,還有自京城而來的安北大軍,不敢掉以輕心,更不能有丁點差池。

當日九里亭,經魏鵬那麼一提醒,上官陸一直心存擔憂,擔心關內這位宣召使便是當年國子監那位郭敗類的父親,避免橫生枝節多生事端,乾脆就呆在陣總篷帳內,專心修習,期望厚積而勃發,成就絕頂。

畢竟,如今的五羊騎陣就是一個花架子,真正的騎陣軍卒不是被白典藏匿起來便是暫歸軍關那些名存實亡僅存一個空架子的軍衛,避免真正的五羊騎陣被宣召使郭大人探知。

常言道:人在屋中坐禍從天上來,上官陸閉門不出唯恐生出事端,可就在郭盛抵達五羊軍關的第九日,屠夫、書生、長蟲、老齊頭、方宗幾人聯袂而來。

“你們幾人怎麼過來了,姜叔!”

王郡都指援關大軍離開軍關,書生他們以血狼戍邊軍卒的名義留在軍關,軍關半仙幾人心知肚明,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佯裝不知,他們與上官陸也是盡力減少聯絡,所有溝通都是透過姜愧和魏鵬進行,為的便是避免口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