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八章:尺道丈魔(下)(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二百九十八章:尺道丈魔
五羊關,南關。
功夫不負有心人,半仙、程典他們終於等來了翹首以盼的援軍,只是這援軍同他們想象出入太大,簡直是天差地別。
入關援軍,比之當初的荒郡都指援兵多有不如,更加狼狽、更加困苦,九萬多兵馬,不僅未帶來軍需物資,士卒將校蓬頭垢面丟盔棄甲,若非那眼神中閃爍著仇視憎恨的亮光,還有那昂揚的鬥志和戰意,任誰也難以相信這是被他們寄予厚望千呼萬喚下盼來的朝堂援關大軍。
二十萬大軍,淪落如斯,半仙他們幾人臉上難以置信驚愕和詫異的表情是如出一轍。
“韓監事、孫軍典,這···不知郭尚書?”呂半仙身為五羊都指營正,戰事自然以他為首。
二人一臉羞愧,韓監無法直視半仙幾人炙熱的目光,低頭沉聲答道:“大軍遭到韃子襲營,一路向北且戰且退,軍需物資隨之丟失。昨夜,局勢危急,郭將軍為了掩護大軍安然脫身,親率兩萬兵馬阻截。”
“郭將軍?可是兵部郭尚書,郭大人?”白典出言求證道。
孫軍典因郭盛親自阻截韃子,護得他們安然脫身,此前心中那點芥蒂和不悅早就煙消雲散,反而多有感激,因此就連說話語氣也不一樣,自豪驕傲道:“是,左國士太國公郭聞後人,兵部現任尚書郭盛,也是王爺的表親舅兄,昌晟皇帝親封的安北大將軍。”
“怎會是他領兵?不解兵事也非我軍伍中人,領兵之人不該是王爺或是五軍都督府哪位都督,再不濟也不該是他吧。”儘管半仙內心如此想著,但看著韓監和孫典二人對郭盛那敬佩感念的神情,他是一個字也不敢說。
半仙如此,白典他幾人又何嘗不是這般所想。
孫軍典似是猜到幾人心中所想,靖王在各邊軍根基深厚,而此次之所以是郭尚書領兵,涉及太多朝堂紛爭,但此刻卻又不能道明實情,只能避重就輕似是而非解釋道:“此中種種一言難盡,都督自五羊返回之後便一直清閒,若不是五羊軍關遭到韃子襲擊,危在旦夕,吾皇也不敢輕易叨擾王爺,籌建大軍,援救五羊關。”
“哼,什麼清閒、什麼不敢輕易叨擾,說的好聽。大敵當前還在彼此傾軋,不僅鬧得邊關戰事慘烈形勢危急,就連朝中也是血雨腥風,難道他們不知,五羊關被韃子攻克的後果和代價嗎?韃子鐵蹄南下,肆意縱橫劫掠屠戮族人嗎?”秉性耿直的張監對孫典這番說辭頗為不屑,一番言語極盡諷刺和挖苦。
白典擔心因張監這番話讓韓、孫二人心生不滿,正欲解釋,卻被半仙打斷,火上澆油不說,比之張監,那是有過之而無不及,讓白典嘖嘖咂舌,不斷示意半仙嘴下留情,奈何半仙置之不理不說,語氣中輕蔑之味愈重:“張監,五羊關距京城足有萬里之遙,就算五羊關失守,韃子馬蹄想要到達京城,一路上還有王、荒兩郡都指軍兵,還有羽谷關、還有京城,還有京邑都指、還有禁軍、還有都督府五大營,再怎麼著也能夠對付韃子,何況那群傢伙恨不得自己個屁股上都長上心眼,怎會將自己置身於險地呢!”
韓監、孫典明知如此,不願於此多言,便轉移話題道:“諸位,眼下五羊情勢如何?”
“一言難盡,關內約有韃子近萬兵馬,北關也不知被何人自韃子手中奪走,至於南關,你們也看到了,勉力支撐朝不保夕。”白典一臉悲痛,沉聲回道。
“那···”
五羊關真實戰況嚴重超乎預料,儘管早有心理準備,孫典還是無法接受。
“都戰死了!”白典兩眼泛紅,幾乎是咬著牙說道。
孫典臉色再陰沉一分,雙眼中的猶豫是一閃而逝,畢竟事情太過嚴重,他不得不說,沉聲道:“信鷹在襲殺中遺失,援軍被襲,糧草軍需丟失的訊息因此無法向五軍都督府稟報。”
“什麼?”
半仙、白典幾人驚撥出聲,看向韓、孫二人的眼神已不再是震驚,而是質疑,畢竟援關大軍,依制乃是戰時規制,用以通聯的信鷹可不是尋常信鷹,而是金線飛鷹,為防意外,隨軍典務將軍只攜六成信鷹,而剩下四成則歸中軍主將。
······
邊軍處境尷尬,地位特殊,除卻五軍都督府,對於朝堂那是多有怨言,韓、孫二人對這些事心知肚明,不得不出言為自己辯解,但懷疑的種子已經種下,豈是那般輕易能夠拔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