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姜蘭離去(中)(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二百九十四章:姜蘭離去
正因為有流血犧牲,安寧祥和才會顯得那般珍貴,而隨著姜愧秘密潛回北關,北關這短暫的安寧也就到此為止了!
只是,當書生幾人進入角樓,牙士死守角樓,禁止任何人靠近,書生並不急於聽取姜愧所帶回的敵情。
“書生?可是有事?”
師叔王渾離去,書生他們這些武者暫時成為他上官陸的追隨者,特別是自奪坪峰之後這接二連三的戰事,他對這些人非常敬重,因此在看到書生臉上那凝重而遲疑的表情後,開口詢問。
“小主子,姜小子。關內韃子已不足萬,如今不過虛張聲勢罷了,解決了他們,五羊軍關便徹底掌控於神雀手中。”隨著書生目光漸漸深邃,說話語氣也逐漸沉重:“屆時軍關內不止有五羊邊軍監事、典務、營、司等諸多將軍,還有荒郡都指同知,小主子你身為血狼軍衛衛正,位卑而言輕,很多事身不由己,那克託蘭一個曾經的青狼金氈部千夫長,縱然百般遮掩他的身份,也不適合繼續待在軍關內了。”
聞言,上官陸瞬間陷入沉默,書生所慮並非沒有道理,克託蘭的身份太過敏感,就算他身為血狼衛正,在血狼內仍舊需要遮遮掩掩,不敢輕易顯露克託蘭及其帳下青壯的存在,何況是五羊關。
況且,克託蘭於奪取五羊北關一戰中厥功至偉,其帳下青壯更是損傷慘重,讓他離開五羊是為了避免之後不必要的麻煩和紛爭,但克託蘭又作何感想呢?
正如書生所慮,他一個小小衛正,無力左右,但克託蘭是姜愧的執鞭者,何去何從應該由姜愧來決定。
儘管姜愧是他上官陸的追隨者,但他不願強制姜愧,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無論姜愧做出怎樣的決定,上官陸堅決認可。
所以,上官陸只是神色平靜看向姜愧,並不言語。
“主子、徐前輩,克託蘭乃是我的執鞭者,依照草原上的規矩,我這個尊者應該護他周全,不知前輩有何提議?”姜愧也知書生是為了上官陸和克託蘭考慮,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但還是有些為難。
書生淡淡一笑,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目光不停在上官陸和姜愧二人臉上掃視,耐心解釋道:“韃子失去北關,關內韃子不過強弩之末,奪回五羊軍關指日可待,已是板上釘釘的事實。韃子費盡心機不知籌劃多少年,這才能夠一舉攻克五羊關,豈會甘心!不消幾年用以恢復元氣便會捲土重來。如此,那些戍邊軍寨再建勢在必行。”
“有鑑於此,克託蘭可返回血狼,不入軍冊、不為軍戶,他自身及其帳下所有人以遊魂身份成為血狼衛寨邊卒。這樣,不僅能夠得到妥善安置,也能夠避免軍關內諸多麻煩和紛擾,同時,一枝獨秀的血狼,小主子在五羊軍關便擁有更穩固的根基,一舉三得!”
姜愧聞言,眉宇間凝重之色愈重,出言反駁道:“前輩,血狼乃是非之地,北關一戰克託蘭損傷慘重,帳下如今已不足兩千,何況他已叛離青狼金氈,叛離整個草原,是韃子眼中釘肉中刺,恨不得除之而後快。戰事不僅沒有結束,恰恰相反,這才剛剛開始,克託蘭在血狼,唯有宅破人亡,別無它途,這同在軍關並無二致。”
書生並未因姜愧的反對而氣惱,耐心道:“姜小子,首先克託蘭的存在因小主子的極力遮掩不僅沒有被血狼軍卒知曉,更未被韃子所探知,叛離部落、叛離草原也就無從談起。”
“再有,克託蘭到血狼衛寨並非固守於血狼衛寨,而是在五羊關戰事結束之後。眼下離開軍關可前往君山營地,直至戰事結束。”正說著,書生的話音戛然而止,目光轉向上官陸沉聲道:“此役,五羊邊軍定然損傷慘重,怕是關內兵力也是銳減,收攏各寨軍卒以壯軍關不可避免。克託蘭乃是韃子青狼金氈部千夫長,倘若運用得當,無疑是一支奇兵!”
上官陸聽出了書生言語中的提點和暗示,為緩解關內兵力匱乏,軍官定然會收攏各寨兵力,至於關外那些戍邊軍寨的重建,怕是遙遙無期,縱然重建也是充作斥候,警戒南部幾大草場韃子動向,難復往昔戍守之責。
對於克託蘭,上官陸此前迫於形勢的無奈之舉,反而是無心插柳柳成蔭,此後可成為血狼藏於桑拉鐸草原上一顆釘子。
隨著沉思中上官陸的不住點頭,姜愧總算鬆口,見禮之後起身離開角樓找尋克託蘭,前去徵詢克託蘭的意見。
姜愧身形消失於眼前,上官陸滿懷愧疚,看向書生沉聲道:“書生,克託蘭於血狼、於五羊邊軍是有大功的,如此讓他離去,我心有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