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嶽董青,得到上官陸授意下連夜準備好闊柏英木,在他的佈置下,每隔四個垛口便會有一個垛口豎起的吳科是直接堵死的,大臂粗細的闊柏英木,還是三根直接頂住吳科,韃子想推倒吳科那就是痴心妄想,至於節省下來的兵力正如他昨夜所建議的那般,三人一個吳科堵在垛口前,以避免因長時間苦戰力疲之後出現不必要的失誤和傷亡。

長林旗的兵力分配同樣也有所改變,循著山嶽吳科佈置的差異,不同垛口兵力出現輕重之人,以闊柏英木頂著吳科的垛口前,明顯側重些。

飛羽旗的變動卻是同長林旗截然相反,以山嶽士卒操控的吳科垛口後分配的兵力更多了些,至於箭樓,則是清一色的硬弓手。

至於克託蘭為上官陸所準備的那些披著邊軍軍衣的韃子,大部依舊停留在北校場內,只有六十人在上官陸暗中吩咐下暫時跟著姜愧上了寨牆。

洪亮、清晰的值守報距聲足以令所有人聽得真切,每發出一聲,便代表著韃子距離北寨牆更接近一次,一聲疾過一聲的報距,也讓寨牆上所有人的神色更凝重一分,殺意也更濃重一分。

“五十丈!”

“二十五丈!”

青狼金氈部韃子,已經吃足了血狼百變軍械的苦頭,特別對於如何躲避黃魔更是形成一種本能,一旦接近衛寨北寨牆五十丈,所有韃子不約而同四散開來,更是將胯下戰馬的速度提升到極致,五十到二十五,真的是一閃即逝,快到一直盯著他們的值守士卒都反應不過來。

“擲!”

“二十丈”

隨同長林旗總俞平軍令同時高喊而出的是牙士二十丈的報距聲。

“咻咻、咻咻”

伴隨著尾音,山嶽操控吳科迅速移動,為長林士卒提供視野,投擲短矛的長林旗士卒反應極其敏捷,就在吳科移動的瞬間已經有短矛投擲而出。

“合”

隨著長林士卒呼喊,山嶽吳科立即再次用吳科堵住垛口。

移、擲、合!如此往復,不過短短几息的時間,山嶽、長林二旗士卒高效配合下,短矛投擲竟達到兩輪,而且因為吳科及時封堵垛口,韃子如蝗般的箭矢縱然精準無比,也沒能對寨牆上血狼士卒,特別是投擲短矛的長林士卒造成損傷。

反而是韃子,有百餘騎折損在長林投擲短矛之下,粗壯的投擲短矛或穿胸而過、或擊中頭部、或殺傷坐騎,被短矛擊中者,當場斃命,當然,最慘的要數那些跌落馬下的韃子,沒有死在敵人手中,反而是被身後那些來不及反應的同族騎兵的戰馬踩踏,那場面當真是慘不忍睹,還不如死在血狼短矛之下,起碼不遭罪啊!

“十丈!”

“長林止、姜軍頭!”

同樣,幾乎在值守士卒報距的同時,上官陸的軍令也喊了出來,而因為是在血狼眾人面前,上官陸對姜愧的稱呼便是他的軍職,血狼軍衛衛正堂牙士軍軍頭。

長林投擲短矛計程車卒已經後撤,而此時站立在他們原來位置的便是上官陸暗中吩咐姜愧帶上寨牆的那幾十名換裝的韃子,聽到軍令,吳科在山嶽士卒操控下立時挪動,以便為他們身後這些弓手提供射擊視野。

上官陸自下達軍令之時便盯著右側不遠處一個垛口,那裡的弓手正是一名韃子,看過之後上官陸微微搖著頭,顯然是結果差強人意或者是並未達到他的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