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 心茫然(第1/2頁)
章節報錯
賀武擂臺第二陣的選手便是徐子鑑,他們把實力最強的三位選手全部擺在了擂臺賽裡。
拿不到分數是理所應當的,可萬一呢?
徐子鑑是第六賽季出道,比路一鳴多了兩年的比賽經驗。面對可以飛槍上到石林頂上的神槍手,他設下個圈套,將路一鳴引入彀中,搶到了先手,最終也保持住了優勢,獲得了連勝。不過,為了讓路一鳴上當,塞丁昆也付出了不小的代價,只剩下48%的血量。
打贏兩場的徐子鑑沒有得意,一臉凝重。因為他知道接下來的對手,更不好對付。
呼嘯敢於在擂臺裡連續派出兩個新秀,正是因為他們身後還有一個能夠兜底的大將壓陣!
說起來,邱非在比賽場上的表現,已經完全讓人忘記了,他也只是一個職業聯賽剛打了還不到半個賽季的新秀。
失誤,他有。
但從不是那種非常低階的、覆盤時連自己都會懊悔的失誤。
衝動,他也有。
然而很多時候,他不加思索的莽撞,更像是以身為餌將計就計,用蠻不講理的操作將對方的陷阱摧毀。
大將之風。
值此賽季將終,各種榮譽的投票日趨激烈之際,新一期《電競之家》專門在明日之星一欄,出了一篇邱非的專訪,並以“大將之風”這一溢美之詞為標題,為邱非有資格參加的最佳新秀評選,鼓吹拉票。
文中對邱非讚譽有加,並期許他為繼孫翔之後,又一位有望打破新秀牆的選手。
打破不打破新秀牆什麼的,邱非並不在意。在他看來,新秀牆也就是那一回事,說白了就是在針對性打法面前,能否穩定取得戰績。
能夠在第一個賽季就冒頭的新秀,大抵上個人實力都相當出色。而且通常情況下,他們在第二賽季的水平只會比第一賽季更強。
那為什麼絕大多數人,在第二賽季的發揮,都不如新秀賽季呢?
那是因為戰術作用發生了變化,對手的重視程度更高,以及外界對他們的要求也更高。
戰術作用發生變化,這是指新秀的第二賽季,在團隊賽裡要承擔更多的任務,不再是一個人猛衝猛打,而是要與團隊整體結合起來。
主攻少了,策應多了,資料自然會下降。
對手的重視程度高了,那就意味著新秀在比賽之中,會遭遇到更多的針對性打法。
而不是通同在第一個賽季裡那般,只有他研究對手,單方面建立資訊優勢的份。
外界要求的提高,那同樣是非常自然的事情。
人心都是不足的。
看到好的表現,就會希望看到更好的。